第1页 第一章 亲密关系的要素
dylanninin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读过 亲密关系
- 章节名:第一章 亲密关系的要素
- 页码:第1页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我们研究的课题。什么是亲密关系?它为什么如此重要?然后我们要探索一下亲密关系的一些基本要素:我们继承的文化、我们的个人经历、我们的人格、我们共同的人性以及我们人际关系的交往方式。为了要了解关系,我们必须要首先了解我们自己是谁,我们在哪里,我们又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1.亲密关系的性质 了解:个人甚至私密的了解。共享彼此的经历、爱好、感情以及欲望的信息。 关心:比对其他人有更多的感情来关系对方 信赖:对彼此的需求和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互动:因紧密联系而体现出的互动性,由“我”变成“我们” 信任:相信对方会尊重和善待自己 承诺:对关系的认真承诺,希望伙伴关系永远持续下去 箴言:亲密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2.归属的需要 “我们和感觉与自己有关联的人的固定的交往变得必不可少” 我们并不是说需要很多的亲密关系,有一些基本的亲密关系就足够了 这种需要也与谁是我们的对象无关,只要他们能够提供稳定的情感和包容,我们就很满足 对大多说人来说,长时期的独处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压抑经历 支持归属需要观点的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对丧失亲密关系的人群的研究,这种丧失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 亲密关系的质量也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康 3.影响关系类型的因素 3.1文化的影响:文化标准提供了关系的基础。它们决定了我们的期望,界定了行为是否正常。我们从我们的亲密对象那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和幸福,更少的麻烦和牺牲。 西方文化业强调个人自由,鼓励人们追求自我实现,而且这种个人主义倾向近年来更为强烈。 文化变化的几个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育程度和经历实力允许人们周游四方,更加独立;新的技术;性别比:性别比高的文化倾向于支持传统的、老式的男性和女性角色;对照而言,性别比较低的文化倾向于不太传统和更加宽容的性别角色。 社会规范总是有社会中那些最有势力,拥有经济、政治和法律权力的人来决定的。在我们提到的那些文化中个,这些人大多数是男性。结果,当男性和女性数目发生变化时,决定关系行为的规范总是向着有利于男性的方向变化(猜测)。 3.2经历的影响 我们的关系也受到个人历史和经历的影响。 例子:依恋类型-》婴儿对其主要的抚育者表现出不同的依赖方式。饥饿、恐惧时出现爱抚着,小孩则会很舒服地享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觉得他人是安全和亲切感的可靠来源。他们喜欢与人交往,很容易与人发展出信任的关系。这种是安全性的依恋方式。 与之类似,也有焦虑矛盾型(冷漠、忽视导致过分紧张和依赖)、回避型(心不在焉、勉为其难导致认为他人是靠不住的)。 人们的依恋方式也受性格特点、接受的教养方式等不同影响。 我们队亲密关系的性质和价值的整理看来是由与之有关的经历塑造而成的,无论是好运还是厄运,我们最早的关系自己人际价值和他人的可信任的理念来自我们与我们最主要的养育者之间的交往。这些理论就开始了我们信任和恐惧的旅途。这一旅途不会停顿,后期的障碍或者同行者的帮助可以引导和改变我们的路线。我们学到的依恋类型可以随着时间而改变或者无限持续,这完全取决于我们人际交往的经历。 3.3个人差异的影响 性别差异 性别的相似处多余差异 性认同差异 我们想进一步区分人际关系中的性别差异和性认同差异。性别差异指的是由生理上的特性所导致的男女性生物性的差别。相反,性认同差异指的是由我们的文化和教育所产生的社会和心理上的差异。 这种性认同的最好例子是性角色(gendel roles), 一种文化上形成的。所谓“正常”男性和女性所应该做的。男人理所当然应该“男人气”,他们“应该”自信、独立、果断、能干和具有竞争力。女性就“应该”有“女人味“,热情、敏感、情绪丰富、亲切。但是,我们遗传下来的很少一部分使我们果断或亲切,凼此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社会化过程和教育促使我们去期待所有的男性都应该剽悍。 只有半数的人具有符台性别角色期单的特质。相当多-约35%的人-不是完全的“男子汉”或“女人味”,而是既是果断又足热情,既足敏感又是独立:这些人同时拥有传统L认为应该届十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因此被称为双性认同。与“男人气”的责任有关的技能就叫做工具性特质,与“女人味”有关的社交和情感技能叫做表达性特质。 人格:人群中的有些重大差异(例如:依恋类型和性认同差异)由经验造成,而且可以随时问而改变,但也有一峰个体差异更为稳定和持久。人格特质的差异可以影响人一生的关系行为,一般而言,人格影响人的关系,但是关系不会影响人格。 大五人格(外向,和悦,公正,情绪,创造) 外向性——人的外向、合群、健谈、喜欢社交与谨慎、内敛及害羞。 和悦性——人的脾气好、具有合作性、信赖人与易破激怒脾气怪异、充满敌意。 公正性——负责任、恪于职守、能被依赖与不可靠、粗心大意. 情绪性——人们易于冲动、担忧、焦虑和愤怒与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和无趣。 创造性一一人们具有想像力、不墨守成规、具有艺术性的程度,相较于拘泥、投有创造性、教条。 自我概念和自尊 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自己,也有一些人不喜欢自己,这类判断都是自我概念(self--concepts)的一些部分,它包括我们拥有的关于我们自己的所有认识和情感。我们的自我概念包括直截了当的事实性知识——例如,“我是一个男人”,或者“我是一个女人。”——同时也包括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例如自尊(self-esteem)。自我概念的这两个方面都与我们和其他人的_炎系紧密相连。 我们的自我概念帮助我们决定我们亲密伴侣的选择,来自他人的支持和接受通常是令人高兴的,即至少在短时间内,我们往往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但是在一些长期的关系之中,人们更偏好对方的行为能够确认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这就是说,虽然太多数的人可能喜欢鼓励他们的伴侣,有负面的自我概念的人却不会这样。 3.4人性的影响 自然选择决定我们今天的物种;男性和女性的差别只是因为他们在历史上面临者不同的生殖的苦难;文化影响决定了某种具体的行为演化模式是否有适应性,文化的变化要比进化快得多。 3.5互动的影响 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给予与获取的日常互动,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稳定的不便的事情。 3.6关系的阴暗面 我们是一宗社会动物,我们需要彼此。如果没有与比人的亲密关系我们真的可能受到伤害。关系可以使复杂的,但它是我们生活的基础部门,所以它值得我们认认真真的思索。
dylannini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页 序一
我们中国人往往自诩是“关系专家“,能够自如穿梭于纷繁的关系网络,善于巧妙运用复杂的人际...
-
第1页 第一章 亲密关系的要素
-
第50页 第二章:亲密关系的研究方法
亲密关系 第二章:研究方法 掌握一种有关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对于了解关系科学意义甚大。 举...
-
第80页 吸引
导图: http://ww1.sinaimg.cn/large/62654e19jw1dz466bv3d6j.jpg 问题: 亲密的关系式怎么样...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