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goodman007 (Politics as a vocation)
读过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章节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德】马克思.韦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版 252页 韦伯的论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是他最知名的著作。一些人认为这本书不是对新教的详细研究,而其实是韦伯后来的著作的介绍,尤其是他对于许多宗教思想和经济行为之间的互动的研究。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提出了一个知名的论点:那就是清教徒的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般宗教的传统往往排斥世俗的事务,尤其是经济成就上的追求,但为什么这种观念没有发生在新教里发生呢?韦伯在这篇论文里解释了这个悖论。 韦伯将“资本主义的精神”定义为一种拥护追求经济利益的理想。韦伯指出,若是只考虑到个人对于私利的追求时,这样的精神并非只限于西方文化,但是这样的个人—英雄般的企业家(韦伯如此称呼他们)—并不能自行建立一个新的经济秩序(资本主义)。韦伯发现这些个人必须拥有的共同倾向还包括了试图以最小的努力赚取最大的利润,而隐藏在这个倾向背后的观念,便是认为工作是一种罪恶、也是一种应该避免的负担,尤其是当工作超过正常的份量时。“为了达成这样的生活方式而自然吸纳了资本主义的特质,能够以此支配他人”,韦伯如此写道:“这种精神必定是来自某种地方,不会是来自单独的个人,而是来自整个团体的生活方式”。 在定义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后,韦伯主张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应该从宗教改革运动的宗教思想里寻找这种精神的根源。许多观察家如孟德斯鸠和济慈都记载下新教和商业精神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韦伯指出某些形式的新教的教义—尤其是喀尔文教派—支持理性的追求经济利益以及世俗的活动,将这些行为赋予了正面的精神以及道德的涵义。这并非是那些宗教思想的最初目标,反而像是其副产品—这些教义和指示所根基的内在逻辑,都直接或非直接的鼓励了对于经济利益的忘我追求和理性计画。一个常见的例子便是新教对于制鞋匠的描绘:一个缩着身子专注于制鞋、将整个人努力贡献给上帝的人。 韦伯称他放弃了对于新教的进一步研究,因为他的同僚恩斯特·特勒尔奇 (Ernst Troeltsch),一名专业的神学家已经展开了另一本书的专门研究。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篇论文已经提供了一个相当广泛的观察点,使他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里继续比较其他的宗教和社会。现代所称的“工作伦理”这一词便是源自韦伯所讨论到的“新教徒伦理”。不过这一词不只用于新教徒的伦理,也能套用至日本人、犹太人和其他非基督徒身上。 中译本前言 Max Weber (1864—1920)。马克思在这里试图论证: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形成的新教,对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很大作用。 导论 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是依赖于利用交换机会来谋取利润的行为,亦即是利用于和平的获利机会的行为。【8】 西方文化特有的理性主义的东西。 上篇 问题 第一章 宗教派别和社会分层 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23】 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却只是用一种新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24】 天主教更注重来世,其最高理想更具禁欲苦行色彩,这无疑会将其信徒培养得对现世利益无动于衷。新教把全部理想世俗化才搞得人人唯利是图。新教徒宁愿吃的吃得舒服,天主教徒则乐意睡得安稳。【27】 艰苦劳动精神,积极进取精神的觉醒往往被归功于新教。【30】 孟德斯鸠说,英国人在世上所有民族中取得了三项最长足的进展,即虔诚、贸易和自由。【30】 第二章 资本主义精神 术语所所适用的任何对象都只能是一种历史个体,亦即是一种在历史实在中联结起来的诸要素的复合体,我们是按照这些要素的文化意蕴而把它们统一成为一个概念整体的。【32】 切记,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金钱具有滋生繁衍性;善付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34】 所谓前资本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在一个长期企业中,合乎理性地使用资本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合乎理性地组织劳动尚未成为决定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41】 在宗教教育的背景下最有可能战胜传统主义。【45】 一种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这种经济是以严格的核算为基础而理性化的,以富有远见和小心谨慎来追求它所欲达的经济成功。【56】 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新教形成了一个先于纯粹理性哲学发展的阶段。【56】 第三章 路德的“职业”概念(本书的研究任务) 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应是对其履行事务的义务进行评价。【59】 同天主教的态度相比,宗教改革本身的后果只是有组织的从事一项职业的世俗劳动受到越来越高的道德重视、越来越多的教会许可。【61】 路德的职业观念依旧是传统主义的。他所谓的职业是指人不得不接受的、必须使自己适从的、神所注定的事。世俗工作不再低于苦行活动,人们宣扬要服从权柄,安于现状。【64】 下篇 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 第四章 世俗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 历史上一直有四种主要的禁欲主义新教形式:1.加尔文宗;2.虔信派;3.循道派;4.从浸礼运动中分裂出来的一些宗派。【71】 A.加尔文宗 在十六十七实际最发达的国家中,如尼德兰、英国和法国,正是加尔文教这一信仰引起了两个两个世纪中重大的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74】 上帝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相反,人类的存在完全是为了上帝。【78】 这个教义因其极端的非人性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即每个个人感到空前的孤独。【79】 个人与伦理之间的冲突对加尔文教来说不复存在,尽管该教要求个人对一切宗教事务完全负责。【83】 善行不是用来购买救赎,而是用来消除罚入地狱的恐惧的技术性手段。【88】 一切都为上帝的荣耀。【90】 清教徒就像所有理性类型的禁欲主义一样,力求使人能够坚持并按照他的经常性动机行事,特别是按照清教交给他的动机行事,而不依赖感情冲动。【91】 禁欲主义的目的是使人可能过一种机敏、机智的生活:最迫切的任务是摧毁自发性的冲动性享乐,最重要的方法是使教徒的行为有秩序。【91】 必须在世俗生活中证明一个人的信仰。【93】 B.虔信派 真正皈依者的教会,希望通过强化了的禁欲主义来享受此生与上帝合一的福佑。【100】 虔信派只是意味着,循规蹈矩地控制和监督的行为渗透到了加尔文宗各派。【102】 C.循道宗 一种富有情感却依然是禁欲的宗教类型与那种对加尔文教禁欲主义教义基础的日益增长着的冷漠和否弃的联合,也是与欧陆虔诚派相应的英美运动的特征。这一运动称为循道宗。【108】 D.浸礼宗诸派 所有这些教派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信徒的教会。它意味着宗教团体不再被视为一种为超自然目的服务的责任机构,一种不管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耀(加尔文派),还是作为给人类带来救赎方法的媒介(天主教和路德派)都必然包含义徒与非义徒的机构,而仅仅被看作是由那些相信重生的信徒个人所组成的团体,并且只是由这些人组成的团体。换言之,它不再被看成一个教会而是被看作一个教派。【112】 第五章 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占有财富将导致懈怠,享受财富会造成游手好闲与屈从于肉体享乐的诱惑,最重要的是,它将使人放弃对正义人生的追求。【123】 虚掷时光便成了万恶之首,而且在原则上乃是最不可饶恕的罪恶。【123】 修道生活的最高成就乃是用祈祷和圣歌来充实圣库。【125】 清教徒的精神气质是合乎理性地组织资本与劳动。【130】 在私有财产生产方面,禁欲主义谴责欺诈和冲动性贪婪。【134】 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135】 禁欲主义文献都充满这样的观念:为了信仰而劳动,就生活中没有其他谋生机会的人而言,尽管所得报酬甚低,也是最能博得上帝欢心的。【140】 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这就是本文力图论证的观点。【141】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