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 人物篇:新保守主义的“哲学王”
- 章节名:人物篇:新保守主义的“哲学王”
- 页码:第253页
然而,施特劳斯又真的和今天的世界没有关系吗?或更进一步说,施特劳斯一生所钟情的古希腊哲学家们和今天的世界就没有关系吗?这个施特劳斯,这个自言自语了一辈子的老头儿,是真的倾心于图书馆的角落以逃避尘世的喧嚣,或者,他其实是在开辟另一条更孤独也更艰难的道路来深入这种喧嚣的核心? 施特劳斯经历了德国魏玛时代和冷战最酷寒的时代,也就是所谓“柔弱的民主制度”经受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双重挑战的时代。这个阴影,笼罩了施特劳斯一生的思考,并且决定了其思想中一个指南针式的主题:为什么会有暴政?为什么在启蒙的日出唤醒清晨之后,“夜,漫长的夜”会重新降临? 对施特劳斯来说,暴政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启蒙时代的现代性,敲响了科学与民主的钟声,同时也开启了哲学上的“潘多拉盒子”——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政治作为一种公共生活方式,在古希腊时代是完善人性的一条道路,在中世纪则是通向神意的道路,而现代的曙光,却照出了政治捉襟见肘的处境。政治只是一个权力的游戏,并没有一个喜剧式的宿命。神性的、人性的光芒淡去,政治变成了人类在荒野中的流浪。现代话语中的“民主”通过把一个质量问题转化成一个数量问题,为这种相对主义提供了技术的可行性。正是在这里,施特劳斯显示出他对自由民主制度的暧昧态度。一方面,他厌恶“自由选择”、“民主程序”所庇护的漠然。……。 另一方面,施特劳斯又是自由民主制度坚定地捍卫者。他借用丘吉尔式的幽默说:“民主是最糟的制度,除了其他实行过的制度外。” 引自 人物篇:新保守主义的“哲学王” 关于新保守主义。
59人阅读
花鹿饲养观察员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93页 福利—平等篇:谁有特权上大学
(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1971年的时候写了一本厚厚的书,叫《正义论》。因为这本书厚得让人...
-
第212页 法治—自由篇:你管得着吗
政府的目的是什么?彻底的自由主义者可能主张政府“道德中立”,但是这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现...
-
第253页 人物篇:新保守主义的“哲学王”
-
第289页 人物篇 告别布什:新保守主义的兴衰
正是对社会结构、文化条件、经济水平、身份认同这些因素的忽略,使新保守主义的实验成为乌托...
-
第293页 后记
我想比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更重要的,是他抵达一个立场的方式。 对啊,政治立场不同并不是就只能...
> 查看全部1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