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写作
- 章节名:论文的写作
读了文献和书后,会逐渐在自己熟悉有兴趣的领域,发现尚待解决或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小的问题可以札记,大的问题可以写论文。最后形成自己的博士论文。 一般来说,博士论文是基于对一些问题比较系统的思考和对一些未知领域的新探索,是犹几篇颇具规模的论文组合而成。 一、标题 要给根据文章种类、发表取向和读者受众来给定。让读者明说明问题所在。 二、篇章结构 文章:导言、正文和结论。 导言,介绍研究历史,交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铺陈自己观点的创新之处。,简要提示文本的创新点在哪里。 正文,细分成几节,从几个方面论证观点。 结论,对论据和论点的总结,能够从理论上有所提高,有时提示将来的课题展开。 安排文章的结构,一定要注意各个部分的比例要答题合适。 文献综述:文献索引的精选,做出分类索引,通过去伪存真,把真正的研究成果继承下来,理清楚一条研究这个问题的线索,抓住贡献的论著。 学术进步的表现之一是,做研究综述。 正文,是文章的主体,要把正文的内容分出层次,有时要用章节来花费。在那批章节和层次时,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注意文章的逻辑性,要由浅入深,一环一环的展开论述,各个章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逻辑性的问题,写论文的基本模式:提出论点,各种论据,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要提示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论点,所以要有问题,而你的论点要有新意。论据方面不能只是孤证,要提出多项证据。 如果是前人论证的问题,那么人家已用过的材料你可以提示,但不能再用,除非有新的解释;论据要在下笔之前做仔细的排列,先举什么,后举什么,这中间要符合逻辑的次序。还有一点,就是不仅要说有多少证据,还要说目前所见,没有更多的证据了。最后是如果有对你论点不利的反证,要加以解释,不能装作不知而不提。 一个人学术功底是否深厚,就是许多与本文相关的问题,都思考和论证过了,但并没有写出来,有的时候要在注释里简单的提示一下,表明你思考过了。 文章最重要的部分是论证的部分,而这部分要有逻辑性,哪些在前面讲,哪些后面说,环环相扣,不自相矛盾,而且让人读起来感到有说服力。 结论一般要简要,文字要凝练。但不能重复前面的话,而是真正的总结回头提炼。结论非常重要,结论一定要写好。如果涉及比较大的问题,最好结合本学科的理论问题,做超出具体问题之外的一些理论思考和讨论。如果能提出一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观点,那就是最好的结论。 找一些范文来学习和模拟 如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 文献综述, 对于学术史的概述,首先是要全面,把和你讨论的主题相关的研究论著都收集齐全,然后对比阅读,剔除完全炒冷饭的文章,选择有贡献的论著,仔细排比出哪一点贡献是哪篇文章、哪本专著做出来的。要收集、阅读、理解、消化,最后还要逻辑的写出来。 做学术史的叙述时,要按照论著的发表先后来叙述 在叙述学术史的时候,要找到原本刊载的路呢无奈来看,要注意,意识远看论文的一模一样就可以直接饮用,如果有增补和修订,要仔细对证出来,提示读者,原载XX,在收入XX时所订正。 综述学术史的首要价值是要有全面的信息,其次是要给出一个清晰的、有年代线索的学术史脉络。在具体的评书中,应当尽量利用有限的文字,给出优劣的评价,以便读者有所取舍。 博士论文写作 要早些安排好文章的篇章结构。这样可以有计划的分类收集资料,加以排比、分析,撰写初稿。 最后的时间,应该更多的放在把片段的成果连缀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从宏观加以考虑,多做思考。也就是说,从材料中跳出来,考虑一些宏观的问题,把具体的研究升华提高。 博士论文既然是一篇论文,就要以论尾注,叙述主要是作为过渡和扶助论述的部分,但博士论文又是一个整体,所以论文的各个章节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 把一篇一篇陆续完成的论文连缀成一个比较大的构架。 期刊论文 期刊的学术论文应当遵守各个杂志不同的学术要求和规范,各个杂志是有风格的。什么样的文章投给什么样的杂志,应当是亚欧有所考虑,但不能能迁就杂志而改变自己的文风和论题。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