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第二十三章
- 章节名:第二十三章
- 页码:第151页
至此,中二病娇美少年于连在雷纳尔家中的家教生涯告一段落,作为一个含苞待放(我任然觉得是)的男孩,扯开束缚他的名为初恋的脚链,把心如死灰的雷纳尔夫人留在他们感情的终点。
两脚走了十几里路,心里还不能想别的事。他神情抑郁,在翻过山头之前,只要还能望见维璃叶礼拜堂的尖顶,总是频频回首。 引自 第二十三章 于连失望的是这个高贵的夫人在诀别时候那如僵尸般呆滞的反应。夫人是心如死灰,全身的元气随着于连的离开被全部抽去,而于连却认为这个女人“太冷淡”,于是他带着十八九岁天然好的恢复力,和对女人既留恋又失望的复杂心情,翻过山头,朝新生活走去。 前二十多章对于连这个心气高傲,性格复杂,多疑多虑,敏感的少年刻画的非常精准。我只是随手翻开一页,读了作者描写于连心里的想法的一段话,便浑身起鸡皮疙瘩,于连的形象跃然纸上。以下摘抄作者描写于连的几段。用当今的话说,于连真可谓妖孽也。
小伙子有十八九岁年纪,外表相当文弱。五官不算端正,却很清秀;鼻子挺尖;两只眼睛又大又黑,沉静的时候显得好学深思,热情如火,此刻却是一副怨愤幽深的表情。深栗色的头发,发际很低,所以前额不高,发起怒来,便呈凶恶之状。人的相貌,固然千差万别,就勾魂摄魄而言,恐怕无出其右了。他身腰很好,只略嫌瘦削,看上去壮实不足而轻捷有余。 引自 第二十三章 语言朴实简单,于连美人形象却立刻呈现纸上,给读者留有大开脑洞的空间。
于连夹在二位少妇中间,他苍白而高傲的脸色,阴沉而果决的神气,与她们羞红的脸颊,慌乱的眼神,形成奇异的对照。他鄙视这两个女人以及一切温柔的感情。 引自 第二十三章 此段描写发生在雷纳尔市长训斥他早上不给孩子上课后,少年于连不屈于权贵的敏感的小心脏里感情汹涌着几乎让他失态落泪了。女人的安慰是无济于事的,“鄙视一切温柔的感情”,堂堂大男人,终日听取那些女人气的话又要作何。所以看到于连离开雷纳尔夫人时,我不认为他爱着雷纳尔夫人,这是他年轻气盛体内汹涌的荷尔蒙在作祟,作者明确地指出了于连去握雷纳尔夫人的手只是“快感”而不是“激情”。更为搞笑的是随后于连请雷纳尔夫人去帮忙取出他藏在床下的写有“崇拜之情”的拿破仑的头像,一无所知的雷纳尔夫人看到于连像宝贝似的拿着那个装着画像的小盒子时,心里恰如灶上烧开的滚烫的热水,灼灼的嫉妒之情往外溢出,以为自己拿的是于连心上人的头像。而于连拿到头像后飞快跑回自己房间放火烧了它,并感叹道要是给雷纳尔那个极端保王党知道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那还得了。这节我着实笑出声了。
雄鹰不时从他头顶上的绝壁间飞掠而出,在长空悄然盘旋,画出道道圆圈。于连的眼睛,不由自主跟着鹰转。稳健而有力的搏击,令人震慑,他渴慕这种力量,渴慕这种孤高。 这就是拿破仑的命运。日后,也会是他的命运吗? 干嘛不在这过一夜呢?他自语道,我有面包,我有自由! 引自 第二十三章 实际上于连只是请假去山里玩了三天而已。但是这小伙子脑袋空空的幻想,对自由对权力,对至高的理想的畅想却让人觉得很可爱。一无所知的勇气让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哪怕平日在雷纳尔家中多么虚伪做作,面对落日下群山闪耀着的光芒,也不禁像个正常的十几岁青年一样幼稚地嚷嚷着自由,并为此激动着。
他打开衣柜的玻璃门,一站半天,里面的一切,他都觉得华美、工巧,大为叹赏。雷纳尔夫人软偎在他身旁,凝视着他,而他,凝视着这些足可构成一份彩礼的珠宝衣物 引自 第二十三章 男欢女爱后本应该相依软语,于连却驻足于雷纳尔夫人豪华的衣柜。衣柜的玻璃门上映出的不是那个穿着黑袍、勾引市长夫人的天才青年,而只是那个将西装短褂夹于腋下,头发湿软,深情害羞的男孩。瞧不起权贵心气高傲的于连仅仅在女人珠光宝气的衣物前就失了心智,评论说于连是个矛盾具有双重性格和精神的人,本书中真是无时不刻在体现着。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