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 页码:第20页
我认为,我们首先作此划分:什么是永恒真实没有变化的存在?什么是永恒变化没有真实的存在?由思想通过推理来认识的东西是永恒真实不变的;而通过非推理的感觉来把握的意见对象则是常变不真的。任何变化的东西都一定有原因使然。没有原因就没有生成。当造物者以永恒不变的存在作为模式创造万物时,所造物就必定完善。如果他按着被造物或变化的模式,则所造之物就不会是完善的。因此,谈到整个天体及宇宙(这两个词哪个合适则使用哪个),开始时的问题是:它是永恒存在没有原因的呢,还是被造的有开端的?我认为,它是被造的,因为它是有形物体,可见可摸。可感知的物体总是在被创造的过程中。被造者必有原因。然而,要找到宇宙之父和造物者是极艰难的。即使找到了他,把他说出来让其余的人明白也是不可能的。还有的问题就是:这造物者选择哪一种模式作为不变的世界模式,并据此创造世界?如果这个世界还不错,且造物者是好的,那么就表明他用了那永恒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样说会得罪神的),那他使用的就是被造的模式。每个人都会看到,他所使用的是那永恒的,因为这个世界是最完美的,而他则是最好的原因。世界既然是这样形成的,则它的模式就是通过推理来认识的,它是永恒不变、自身同一的存在。 引自第20页 运伟大之思者,行伟大之迷途 “由思想通过推理来认识的东西是永恒真实不变的;而通过非推理的感觉来把握的意见对象则是常变不真的。”即这两句,便开启了以哲学形式存在的西方思想“对存在的遗忘”,苏格拉底告诫我们不要以智者自居,柏拉图却并没有对此有足够的警惕。 这是一篇足够恢弘的著作,即便是两千年后,其中对于宇宙的想象力也足够让我惊讶——惊讶于那种充满生命的原初的想象力。在这原初的著作里,想象力多于思辨。然而这便是航程,刚刚开启,初生的阳光正照在鼓风的白帆上。 “运伟大之思者,行伟大之迷途”。当真正惊讶于那种恢弘的想象力时,我才在黑格尔的这句话中,读出了一种惺惺相惜的味道,和一种千载以下的真实响应。 如果一开始我们没有想象力,便没有之后的可能性,什么都不会有。
11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