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
- 页码:第38页
事实上,这世界只对知识、审美的局限性或无关紧要的事情感兴趣(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中有着世界的最大兴趣),因为世俗的心智恰恰是把无限的价值归于无足轻重。世俗的观点总是紧紧的纠缠人与人的区别,自然就完全不理解一个人需要理解的东西(因为具有它就意味着精神性)。因而它不是通过在无线中消耗掉自我,而是通过完全有限化的过程,通过让人成为一个人数而非一个自我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是更多的一个人,致死对于这个永远持续的"同一个人"的再一次重复而已。 绝望着的狭隘是原始性的缺乏人的原始性的自我剥夺,或在精神意义上的自我阉割。每一个人的存在最初是想成为一个自我,注定要成为他自身。这样,每一个自我肯定是具有某种角度的,但那只意味着这自我要被磨成某种形状,而不意味着它要被磨成圆滑的,也不意味着它出于对人们的恐惧,完全放弃成为自己,或者只是出于对人们的恐惧,在它的更根本的遭遇中不敢成为它自己(这显然不是去被磨成圆滑)。在这种遭遇中,一个人仍然是自为的(即为他自己而成为他自己)。一种绝望鲁莽地投入无限并失去它自己,另一种绝望却似乎让它的自身被"他人"骗走。被大众包围着,被各种世俗之事吸引着,越来越精于世故,这样的人忘记了他自身,忘记了他在神圣意义上的名字,不敢相信他自身。他发现成为他自身太冒险,而成为与他人类似的存在者,成为一个拷贝、一个数字、一名群众则更容易也更安全得多。 引自第38页
6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