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核心在日常行持之中
- 章节名:佛法的核心在日常行持之中
在此,以“如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为例。虽然大多数的人不会有深仇大恨的仇家,但总会与令自己厌烦的人打交道。对初学者而言,低调地避免冲突可算是一种修行,但是如果你必须面对全世界最厌烦的人而躲避不掉的话,你可以仿效阿底峡尊者。尊者前往西藏时,他带了一个令人极度厌烦的人作为随行侍者,以便让自己有充分的机会修持安忍。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做到像他这种程度,但面对着令人厌烦又无法避免的同伴时,至少可藉此机会将“厌烦”当作修持的对象。 然而,佛陀所陈述的重点是:我们心的状态不可避免地会从日常生活的各种反应中显示出来。例如,当计划受阻时,你的情绪改变得多快?一分钟前你的感觉还好,突然一阵北风吹来,勾起你过去情绪危机的全部回忆,让你重复经历每个痛苦的细节。你到了无法自己承受不愉快的地步,于是打电话给朋友。他注意地倾听,而你径自地展现所有的痛苦,完全不考虑后果,不多时,朋友也跟你同样的沮丧、消沉起来。这么做的目的何在?作为发愿成为菩萨的你,如果感到需要纵容自己的痛苦,那么就独自享用吧,别把其他人一起拖下情绪的疯狂大戏之中。特别如果你是“施受法”(Tonglen)的行者,誓言要承担世上所有众生的痛苦,更不应让别人分享自己的痛苦!
64人阅读
Lio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因乘与果乘
举例而言,有个极度偏执狂的人,妄想并坚信有鬼魂房客住在他的橱柜里。如果我们告诉他鬼魂只...
-
佛法的核心在日常行持之中
-
好时光与坏时光
当修持进行得顺利时,不要过度兴奋,也别把这种专注与感应的强度当作日后修持的参考点。策列...
-
「发愿」使初学者谦逊
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 觅床变作床,需仆成彼仆! (愿我化为岛屿,让航行的船只栖泊;愿...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