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殊表现形式:以胡适的世界主义与反传统思想为个案
Mr. Curiosity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读过 乱世潜流
- 章节名: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殊表现形式:以胡适的世界主义与反传统思想为个案
- 页码:第28页
概言之,胡适不讲民族主义是因为中国国力弱,如果讲民族主义便为强国张目;他讲世界主义恰是要抑制欧西国家的弱肉强食主义。同样,后来孙中山专讲民族主义、不讲世界主义也是因为中国弱,以为如何讲世界主义便为强国所用。两人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关怀也是同样地。区别在于孙看见民族主义在中国可能的聚合力,而胡看见民族主义在西方已出现的破坏力。从根本上,孙中山同样受中国传统的大同学说影响,他也不反对世界主义,只不过认为世界主义是下一阶段的事。而胡适主张世界主义,是想越过民族主义而直接达到独立自主和国与国平等,其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又与孙中山同。 引自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殊表现形式:以胡适的世界主义与反传统思想为个案 罗志田此论精辟。后来中国果然走向强调民族主义、弱化世界主义的道路,无论国民政府抑或人民政府皆是如此。即使天安门城楼上高挂“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但真正的大同从来没有走进任何一个五年规划。如果说这是中国积弱时期的选择,那么,“中国崛起”之后呢?力争复制曾经的霸主体系,还是追寻“天下”面貌的根本性变化?胡适是个“理想家”,但中国当代连个理想家也寻不见了。#超越民族国家#
23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