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流岚# (We must outlive them all.)
- 页码:第1页
Chapter 1 P13
虽然没有明显的个性和特质,而且虽然经常有趋向中庸的倾向,但自己好像又和周围的人稍微不同,有不太能称为普通的部分。带有这种矛盾的自我认识,从少年时代到三十六岁的现在,在人生中处处为他带来困惑和混乱。 引自第1页 想必这一段能戳中很多人。 包括我。 -------------------------------------------------------- P14
……他心底经常都有一种恐惧,怕自己有一天会从这亲密的共同体脱落,或被弹出,一个人被留下。和大家分开之后变成一个人,就像黑暗的不祥岩石,在退潮时露出海面那样,这种不安经常会抬头。 引自第1页 -------------------------------------------------------- P22
“限定的目的让人生更简洁。”沙罗说。 引自第1页 比如高三。 -------------------------------------------------------- P25
(说作独自在东京求学) “不觉得寂寞吗?”沙罗问。 “会觉得孤独喔。但并不特别寂寞。或者说,当时的我反而觉得那样是理所当然的状态。” 他还年轻,对世间的成立方式还知道不多。而且所谓东京这个新地方,和过去他所生活的环境,很多事情都差异太大。那差异超过他事前的预测。规模太大、内容也异常多样。无论做什么都有太多选择,人人说话方式奇怪,时间的进行方式太快。因此无法适当掌握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平衡。 引自第1页 而香港比起东京来,更大的差异在于语言。用后面的话说,“像从航行中的船上甲板,突然一个人被抛进海里般的心情”。 -------------------------------------------------------- Chapter 2 P37
“就算能把记忆巧妙地隐藏在什么地方,就算已经完全沉到深深的地方了,但并不能消除那所造成的历史。”沙罗笔直地看着他的眼睛说。“只有这件事最好能好好记住。历史是不能消除,也不能改变的。因为那就像抹杀你这个人的存在一样。” 引自第1页 -------------------------------------------------------- Chapter 4 P50
(作对灰田说自己的专业) “世间有人在作弦乐四重奏的曲子,有人在种生菜和番茄。也需要几个盖车站的人哪。” 引自第1页 -------------------------------------------------------- P57
(父亲给他取了名字之后)无论如何,他就这样形成所谓“多崎作”这个人的人格了。在那之前他是无,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名字的、未明的一团混沌而已。在黑暗中勉强呼吸,大声哭泣,一个不足三公斤的粉红色肉块。首先被赋予名字。然后才产生意识和记忆,接下来才形成自我。名字是一切的出发点。 引自第1页 -------------------------------------------------------- Chapter 16 P292
(和惠理见面聊天之后)那时候他终于能接受一切了。在灵魂的最底部多崎作理解了。人心和人心不只是因调和而结合的。反倒是以伤和伤而深深结合。以痛和痛,以脆弱和脆弱,互相联系的。没有不包含悲痛呐喊的平静,没有地面未流过血的赦免。没有不历经痛切丧失的包容。这是真正的调和的根底所拥有的东西。 “嘿,作,她真的继续活在各种地方喔。”惠理从桌子对面,用沙哑的声音挤出来般说。“我可以感觉到那个。在我们周围的一切声响中、光线中、形状中、而且所有的……” 然后惠理用双手掩住脸。话再也说不出来。 引自第1页 最动情的部分。 -------------------------------------------------------- Chapter 17 P297
作说:“我总算度过了那最危险的时期。一个人也游出那暗夜的大海了。我们分别都尽了力,分别在不同的人生里活下来。而且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就算当时做了不同的判断,选择了不同的行为,就算有若干误差,我们结果还是可能落到和现在相同的地方。” 引自第1页 有点像韩菱纱说的……像是宿命。 喜欢“分别在不同的人生里活下来”的感觉。 -------------------------------------------------------- P306
“就算你是空空的容器,那也不错啊。”惠理说。“就算是那样,你也是非常漂亮、吸引人的容器。自己是什么,其实这种事谁都不知道。你不觉得吗?倒不如,你只要做一个形状美丽的容器就好了。有人会想往里面放什么的那种。坚固而令人有好感的容器。” 作思考了一下。可以理解她要说的事。先不管那是不是适合自己。 惠理说:“回东京以后,立刻向她表白一切。那是你该做的事喔。把心打开来永远会带来最好的结果。……” “我好害怕。自己可能做错什么,或说错什么,结果把一切都搞砸了,也许完全化为乌有。” 惠理慢慢摇头。“就像建造车站一样。如果那个假定是拥有重要意义或目的的事物的话,是不会因为一点小过错就全然变不行,或完全消失的。就算不完美,首先车站就不得不制作。不是吗?因为如果没有车站,电车就不能在那里停靠。而且也无法迎接重要的人。如果发现有什么不良状况的话,可以应需要事后再修补就行了。先把车站建起来吧。为了她的特别的车站。就算没事电车都不由得想停的那种车站。脑子里浮现那种车站,在那里赋予具体的色彩和形状。然后把你的名字用钉子刻在地基上。把生命吹进去。你拥有这样的能力。因为你已经一个人游过暗夜的大海了。” 引自第1页 比起沙罗,反觉得惠理是全书最温暖的角色。大概因为她喜欢过作,说出话来都非常受用。 也许把心打开确实会带来最好的结果吧。至少不会悔恨。 -------------------------------------------------------- P311
可能再也不会来到这个地方了。可能再也不会见到惠理了。两个人将在各自既定的地方,继续往各自的路向前迈进。正如蓝仔所说的那样,已经无法后退了。这样想时,一股悲哀不知从哪里像水般无声地涌上来。那是没有形状的透明的悲哀。既是他自己的悲哀,同时也是伸手搆不到的远处的悲哀。心像被挖掉般疼痛,呼吸困难起来。 引自第1页 不得不说再见。也许像是去年送走禺之后的感慨。无法后退,只能向前。 -------------------------------------------------------- Chapter 19 P347
无论如何如果明天,沙罗没有选我的话,我大概真的会死,他想。现实上的死,或比喻性的死,无论哪边都没什么两样。不过这次我可能真的,确实会断气。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完全失去色彩,从这个世界悄悄退场下去。一切化为乌有,剩下的只有一把硬硬的冰冻的土块而已,可能会变那样。 没什么不得了的,他说给自己听。这是过去发生过几次但没结果的事,这次实际发生也不奇怪。只是物理上的现象而已。上了发条的时钟,发条逐渐松弛,力距无限接近零,齿轮终于停止最后的动作,针完全停在一个位置。沉默降临。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引自第1页 不该让坏结局成为惯性,并因此放弃努力。正如惠理所说,首先要全力以赴。 --------------------------------------------------------
他的心在需要沙罗。像这样打心里需要谁,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作强烈地确实感觉到这件事。非常久没这样了。或许这是第一次。当然不是一切都美好。同时胸部会疼痛,呼吸会困难,会害怕,会有黑暗的来回摇摆。但连那样的难过,现在都变成爱惜的重要部分了。他不想失去现在自己所怀有的这种心情。一旦失去的话,可能永远无法再遇到这种温暖了。如果要失去那个,还不如失去自己更好。 引自第1页 -------------------------------------------------------- P349
“并不是一切都会消失在时间之流里。”这是作在芬兰的湖畔,和惠理临别时该传达的话——但那时候说不出话来。“我们那时候强烈地相信什么,拥有可以强烈相信什么的自己。那种心情并不会就那样空虚地消失掉。” 他静下心,闭上眼睛睡着了。意识的最后尾灯,像逐渐远去的末班特快列车般,一边徐徐加快速度一边逐渐变小,被吸进夜之深处消失了。只剩下穿过白桦树林的风声。 引自第1页 全文终。 破坏再重建,来到开放性结尾,还是借作的口道出温情的“不是一切都会消失在时间之流里”。 其实我也好想鼓起勇气去找过去的人谈谈心。憋着话不说这毛病几时能改掉。 20140209 第二遍读完。降温了。遥想芬兰的冬天。 -------------------------------------------------------- 隔了好久,然而无法忘怀。我想我得去趟旧金山。就酱。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