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动手了吧(心已经开始滴血了...
- 章节名:接下来就是动手了吧(心已经开始滴血了...
一:断舍离的含义: 1.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里的不需要的东西(入口)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出口)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空间。(一个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二:为什么要"断舍离“ 1.想想自己在这些废物身上浪费了多少时间、空间和管理的维护能量?! 2.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是便秘,会堵塞整个房屋的空间和气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大脑空间是不是也同样影响被堵塞了呢? 3.运气:断舍离里那些像是“干巴巴的火腿一样”的虽然还能用,但是一丁点也不想用的东西会不停地释放出停滞运,而“破坏了的火腿”一般的灰尘和垃圾所释放出来的就是腐朽运。 4.那些还在用的东西则像是一堆混乱的淤泥,明明不喜欢,可还是在用,也就是说,把和自己不相配的东西硬塞给自己。(分辨这个东西是否和你相配,有勇气扔掉拒绝不相配的东西,找到相配的东西...人生如此艰难orz) 5.在断舍离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过去和担忧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三:为什么我们”舍“不了 1.当今是个物质泛滥的时代,估计对于看书的我和你来说都是。 2.人人都有的捡便宜和折扣的心理。 3.三种”扔不掉“的人: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担忧未来型。 4.破烂儿可以分为三类:没用的东西,还在用的东西,充满回忆的东西 四:从整理头脑开始,断舍离的机制 1.以自我为轴心,时间轴永远放在当下: a. “舍”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我们自己,这是“我们与物品关系“的核心取舍技术,这样做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用,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要必要”主语永远是自己。 Tips: 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能不能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b.“时间轴"的概念:要做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衬,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通过这样的判断,人就必须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判断出自己准确的形象,反过来也能通过使用的物品折射出个人真实的内在) 例:那些因为”不安和担心“而购置来的物品,就是对过去和未来错位所产生的。 2.认清我们与物品的关系: a.物品要有用才有价值 b.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c.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3.清理扫除的概念:收拾(指筛选必要物品的过程),整理(摆放易位等),打扫(擦洗刷) 4. “相”的概念:有个词叫做冰山一角,指的是你所能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在你能看的见的世界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你看不见的存在,一般来说人的意识中,只有4%-15%属于外显意识,我们假设在断舍离中,“看得见的世界”也占有同样的比例。那么房屋所呈现的“相”就是我们能看见的外部世界,通过对“相”的变动来达到对看不见世界的改变! 5.可惜不是对不用物品的赦免令而是应该表达对物品的爱惜之情:既然觉得”可惜“就不该仅仅是把它拿回来收着,而是要去”分享“,正式因为觉得可惜,才不能为了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用到而将其无限制的保管起来,而是要把它送到此时此刻最为需要去的地方,从宏观的角度看“可惜”,让它成为物品循环的动力!(二手店?转卖?捐赠?形式可自己适时选择) 6.如果有东西让你感到碍事,即使只是一瞬间觉得碍事,也要在发现的当时就把它们一一击破,因为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会在无形中形成压力。 四:断舍离的实践法: 1.提高收拾的动机: a..开始可以集中于“一点”把它搞完美,以此提高动力:聚焦于某一个场所,即使只是一个抽屉柜也是可以的,甚至说的更夸张一点只是一个塞满了购票小票的钱包也无所谓,但要确保一点,就是你选择出来的场所要在你挤出来的时间内收拾完毕,这样才能增强你的成就感。 2.一切从“扔东西”开始 a.场所:看不见的场所,不想看见的场所,不想让别人知道和看见的场所。 b.不擅长整理和收纳的人通常不善于分类思考,可以先从无需分类的场所开始入手,如:只能放鞋的鞋柜。 c.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入手。 3.七五一的空间整理原则: 七: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之所有要留三成,是因为这样才会让人有把它收拾整理干净的欲望,空出来的那三层空间也能成为物品进出的通道。 五:接下来是碗柜,橱柜等看的见的空间,从美观上来说,放东西的限量是五成。 一:适用于装饰品:顺利起到突出与装饰作用 4.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原则:一个动作原则(就是拿取使用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简单) 五:看不见的世界的改变 1.自动化的整理机制 2.利用物品不断提升自己 3.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到了日常使用觉得不别扭的时候,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跟着提高了,这一过程也可以很清楚的让我们清楚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