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猪草》的两个有趣段落
- 章节名:关于《打猪草》的两个有趣段落
《八九十枝花》这本书是豆瓣人气作者沈书枝所著的一部作品,经常玩豆瓣的我非常喜欢看她主页上的一些文章和图片。她的文字温暖细腻、朴实入心,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这本书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于故乡的迷恋和深情。打开它刚看了没几页,我就被《打猪草》里的两段俏皮文字给逗乐了。原文如下:
第4—5页:我最初听到完整的黄梅戏《打猪草》,是在小学三年级或四年级。那时学校要去乡里参加“六一”儿童节汇演,这在乡下小学是很郑重的事,于是大大准备了一番,最后入选的节目是广播体操一套、话剧一出、小品一个,还有一个便是黄梅戏《打猪草》,我和妹妹开始也在广播体操的队伍里充过几天数,也许是动作不行,或身高不够,最后确定人选时,到底落选了,老师为了安慰我们,就让我们去演话剧。说是话剧,其实只是照着语文课本里的一篇课文改编而来,内容是抗战时期,一个辅导员和班长去拿新学期的教科书,回来路上遇到敌人的轰炸,辅导员为了保护图书英勇牺牲,鲜血染红了课本。他临死前,断断续续地对班长说:“一……定……要……把……书……交……到……同……学……们……手……上!” 演辅导员的正是我们的校长兼语文老师,是一个三十岁不到、头发自然卷、颧骨很高、脸上总带笑的年轻人。演班长的则是比我大一岁的表哥刚刚,他那时实在比一般的女孩子还要美几分,到照相馆打扮成女孩子照相,相片洗出来没有人以为是男孩子,我和妹妹,还有班上另外两个男生,就搬了凳子,坐在舞台一角作发奋读书状,从头到尾都不能动,只等老师牺牲的时候,在一边胡乱喊几声“老师!老师!”演出那一天在峨岭影剧院,在小孩子心里是非常大而庄严的所在了。因为没有粉饼,嘴唇和腮上都用一支口红拓得彤红。这是我们第一次“化妆”,心里很觉兴奋。表演时要写一个“延安小学”的牌子,一时找不到粉笔,老师只好用口红来写,我站在一边看他写字,一笔下去费去好长一截,心里十分可惜。我们的数学老师在幕后当配音,专配那“嘣!”一声炮响。结果演出那一天,他看见旁边有其他小学的一面大鼓,灵机一动,喜不自胜,狠狠敲了一下,不但把我们吓了一跳,也差点把人家的鼓打坏。我们都很庆幸,那话剧最后连安慰奖都没得到,若是打坏了鼓,赔起钱来不用说是很划不来的。 引自 关于《打猪草》的两个有趣段落
10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