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页 自然和人类中的意志
- 章节名:自然和人类中的意志
- 页码:第530页
“这种思想是解决全部形而上学问题的关键。一切事物都由叔本华借类比人的概念而加以解释。” 由人本身推导万物,康德认为人要认识认识,第二个认识是人“认识”事物,是人本身的认识。人是什么?人有知觉,有理性。人能对事物进行感知,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事物是红色的,圆的,闻起来有香气,吃起来很脆很甜,都是感觉,之后我们对它命名,叫苹果,叫水果,这个事物就进入了一个范畴(水果),在我们头脑中形成了概念。我们观察它,通过一些先验的概念对它进行思维,比如它的重量,它的质量,我们对它的甜度尽心分析,我们观察它的氧化反应,对它进行思维,而这一思维体系是以逻辑为基础的。例如它本身还有苹果酸以及少量的铁元素,营养化之后产生化合反应,颜色变红。分别为人的直觉和知觉,第二种变为知识,第一种则变为经验。经验是人所经历体验的感觉和记忆。人有记忆,人能感知时间和空间,事物的交替发生的重复在人脑中形成因果联系,例如我们听到公鸡打鸣之后看到太阳升起,会情不自禁的将二者联系起来。但事实上二者本身并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 黑格尔认为存在着一个自在之物,也就是上帝,上帝是宇宙的理念,我们头脑中的理性(思维)是上帝的理念在我们头脑中的体现,我们认知事物的理念,是上帝通过人去认识自己。这就是目的,在我们认知事物的时候上帝出现了。既然我们的理性本身就是上帝的观念,那么假如我们能够直面自我,直面我们的理性,直面我们的观念,那岂不就是直面上帝?认识认识能然我们得到真正的自由。 另有一种观点则认为,我们的思维不是本来就存在的,而是通过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假如我们生存在一面虚无之中,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我们不会有任何思维产生。赫尔巴特认为人的灵魂是由许多个单一的实粒所组成的,每个实粒的属性是保全自己,抵制其他的实粒。灵魂维护自己而抵制其它实物时,乃产生感觉。这有唯物论和机械论的倾向,而黑格尔则有独断论的倾向。 知识如何成为可能,认识如何成为可能,人如何才能自由?这是三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苏格拉胖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52页 近代哲学——经验主义的发展
“一切简单的观念都代表外在的东西,因为他们是施作用与人类心灵的事物的必然产物。外界有物...
-
第519页 德国唯心主义·黑格尔
“精神在完全的自由中知觉它内在的本质,是艺术;精神虔诚地想象它内在的本质,是宗教;精神...
-
第530页 自然和人类中的意志
-
第532页 恻隐之心的伦理学
一个人的生命凋谢之后,意志又在新的个体之中重复同样的旧日过程。“大多数人的生活是令人厌...
-
第533页 恻隐之心的伦理学
1. 人生是自私而卑贱的,这是它所以是罪恶的另一个原因;人生竟然如此,乃出于意志的本性。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