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1)
- 章节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1)
习惯四 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这一周跑了好多路,不停的在京郊跑来跑去,以至于没有时间内省,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体察内心的声音,感觉有点麻~~昨天去了清华,在荷塘月色边,放空,听鸟鸣,感受凉风拂面,仿佛每个毛孔都打开了一样,很舒心很舒心~ 人际交往其实自己一直不怎么自如,总觉得有所缺失,这里书中提出了六种人际交往模式:利人利己,损人利己,舍己为人,两败俱伤,独善其身,好聚好散。这六种里面,如果不是利己利人的双赢模式,那最终肯定会发展为两败俱伤。一个人可以一时忍受,可谁能一辈子忍受呢?所以,不管是自己不爽还是别人不爽,最后肯定是需要发泄的,从长远看来,肯定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合作,最后可能就会不欢而散。 这里,损人利己是最常见的,也就是赢输模式。输赢模式也是我们实现双赢合作的最大障碍。想想从小我就被灌输要好好学习,拿到排名几几几几。。但名次肯定只有一个,所以如果你有别人就木有,这不就是赢输模式吗?还有好多父母会把孩子和别人家的比较,好孩子得到的爱,理解和耐心就更多,这不也是营造了一个赢输模式吗?好的就有不好的就没有,那好的评价不说也知道,是和其他小朋友比较而的出来的,很少有老师会根据不同的孩子设计不同的好的标准吧。 “一旦爱被附加条件,需要靠竞争获得,孩子们就会认为自己本身没价值也不可爱,价值是外在的,只有通过比较和竞争才能实现。”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潜意识中就有一种竞争意识,只有比别人好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关注,鼓励,物质奖励等等。可能表现为很好强,周围的人说不定还会说你家孩子真努力,一点都不服输;但也有的孩子可能在遇到过不去的牛人时采取一些极端行为;他们可能会厉害,但其实却缺乏自信,因为这种信心必须是来源于他们的内心,这样即使没有掌声他们也能够不断克服困难。 如果不能双赢,那怎么办?难道强加别人接受我们的观念吗?——好聚好散,即如果不能利益共享,那就放弃交易,否则可能连以后合作的机会都没有了的说。说实话,以前我会尽力说服别人赞成我的观点,但现在我觉得有些东西需要时间。你强加的观念,如果对方没有意识去接纳,那即使他表面上的赞成也是敷衍的,没有实际的效果。需要的是你体察他为什么不接纳,如果你可以打消他的这个顾虑(在你的影响圈内),那你就有机会,但如果不在,那你只能等待吧。 双赢思维的五个方面:——双赢人格/关系/协议/体系/过程 1. 双赢人格——诚信(基础),成熟(执行),知足(胸怀) 诚信是基础,没有诚信自是不用谈合作了 成熟是敢作敢为(维护自己的利益,金蛋)和善解人意(保障他人的利益,金鹅)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这是双赢的执行。需要我们悉心去维护产出/产能的平衡。一个成熟的人,会乐于聆听,善于沟通并勇于面对。 知足是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这是双赢的胸怀。通过成功的有效交往让所有参与者获利,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探讨,一起实现单枪匹马无法完成的理想,这种成功要以知足心态为基础。(是不是觉得和之前的知足不太一样,哈哈~)说实话,自己现在其实还很缺乏这种胸怀的,从小的教育种下的是竞争意识,这个世界上资源是有限的,balabala~~所以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就好像一个笑话,一个人说:马上要考试了,你把书借给小明不怕他超过你吗?另一个人说:那每个人都可以看资本论,那也没说每个人都是恩格斯啊。。。真是个深刻的好笑话啊,哈哈哈哈。。 2. 双赢关系 双赢关系的建立,可以让我们全神贯注于问题本身,而不是性格或者立场,除去那些分散精力的消极因素,为实现双赢创造出有利于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合作氛围。 我也有过体会,很多时候问题本身不复杂,可是大家想的多了,也就复杂了。大家会相互揣测我这样做他会不会不高兴,他到底希望我怎么,诸如此类。其实如果大家开诚布公的说清楚需求,这样不是很容易了吗?这确实需要大家相互的信任,否则想做到开诚布公只能,,想想而已吧 但我坚信,只要你对别人真诚,你对创赢的态度越坚持,越积极,你是可以影响到别人的。就像玛丽办公,即使大家都给回扣,但他坚持不给,明码实价,这样最后大家还是会认可他,并让他生存到最后。所以,如果你坚持原则不变,大家会觉得你很稳定,不会突然抽风神马的,这样大家也会愿意和你打交道。~ 如果不能双赢,也不要忘了好聚好散~~买卖不成仁义在(中国文化,点赞~) 3. 双赢协议 这可以保障我们的双赢理念顺利执行下来,使协议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帮助人们有效地明确并协调彼此的期望,包括5要素: 预期结果(确认目标和时限,方法不计) 指导方针(确认实现目标的原则,方针和行为限度) 可用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组织资源) 任务考核(建立业绩评估标准和时间) 奖惩制度(根据任务考核确定奖惩的意义) 是不是很熟悉,和要事第一里面的责任性授权的执行是一样的。 因为没有信任,我们才会想对下属时时操控。所以首先建立双赢关系,保持彼此互信的状态,这样在制定双赢协议后,让对方知道你的期望,剩下的就是扮演好协助与考核的角色就好了~~领导者要做的就是放手,让有责任心,积极处世以及具有自我领导能力的人独立完成任务。(这是不是也是好的公司在招聘时所看重的~~) 4. 双赢体系 对于公司而言,双赢必须有相应的体系支撑,包括:培训,规划,交流,预算,信息,薪酬等。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源于体系,而不是人。再好的人置身于一个糟糕的体系中,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感觉和家庭教育一样,所有的问题都出在父母身上,孩子是父母的翻版而已。有了这个体系,才能保证双赢的执行,将竞争转变为合作,产出产能并重。 5. 双赢过程 那在生活中如何操作呢?如何才能制定出这样一份双赢协议,构建一个双赢体系呢?原则是将人同问题区分开来,要注重利益而不是立场,要创造出能够让双方都获利的方法,但不违背双方认同的一些原则或标准。 首先,共情。从对方的立场看问题,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 其次,认清主要的问题和顾虑,而不是立场 第三,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最后,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所以,心理学上的共情是基础,而倾听则是保证共情的手段,放下自己的一切既成观念去接纳别人,不带任何评判的去倾听。其实有点明白为什么有的公司更倾向于要小白了,因为他们什么都没有,所以学习起来比有所谓经验的人会更快~~如果小白对这个领域有点了解,同时有很有热情,那就是再好不过了的呢~~
天虹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9)
习惯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上) 习惯一(积极主动)是告诉你“你是创造者,你掌控...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0)
习惯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中) “为人父母者,尤其是母亲,常耗费所有的时间照顾...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1)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2)
读书会——习惯三和四 今天大家讨论的是关于习惯三要事第一和习惯四双赢思维。其中谈到的几点...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3)
习惯五 知己解彼——移情沟通的原则 “除非你被我的个性所影响,不然我不会理会你的建议。” ...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