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页 尼克松及晚年
- 章节名:尼克松及晚年
- 页码:第418页
蒋氏父子完全了解他们别无选择。驯服地退出安理会、冀望保住大会席次,台湾丧失地位依旧是迟早的事,只不过加倍遭到羞辱罢了。......台北"总统府"内的想法,归结起来就是"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于是乎,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十月二十五日在联大即将表决驱逐它出会的前一刻,宣告退出联合国。......台湾人民再次处变不惊。"联合国投票当天,没有人激动。生活一切照常。孩童上学念书,太太上街买东西。晚间人人打开电视机,但新闻播报一如平日,没有特别节目。"国民政府代表团一名团员回到台北时公开宣称,这样的结果基本上对台湾有利。他说:"退会反而替国家省了不少钱和人力。我们卸下重担,现在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即使某些长期批评委员长及其政府的外国记者也不禁忖想:有哪些国家"在经历国民政府所遭遇的一连串拂逆之后,能够不愤怒、不屈膝"。......外交部长周书楷告诉基辛格说,在台湾失去联合国席次,中美关系又频生变化下,台湾最需要的是民众和企业界"平静的气氛"。周书楷说,最怕的是资金外逃或股市恐慌。他以务实的态度解释说,如果国民党政府能顶得住初期的冲击,维持经济稳定,保持工业生产,老百姓才不在乎是否还是联合国会员。......蒋经国专注和其他国家发展经济关系,不问其意识形态或与北京的关系。因此,台北立刻成功地在被迫关掉大使馆的许多国家设立经济文化办事处。因此之故,即使在尼克松破天荒访问中国之后的几个月,即一月至九月,台湾整体贸易较去年同期成长了令人不敢想象的百分之四十三。尼克松和基辛格虽然耍了两蒋,却认真、成功地支持台湾维系它在国际重要金融组织的会籍。基辛格和尼克松也批准美国进出口银行对台湾放款。
4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