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死亡 时间 永恒
- 章节名:第八章:死亡 时间 永恒
废除时间
把时间予以取消的思想,对许多人(包括对正统精神分析学家)来说都不啻是荒唐无稽的胡言乱语而不仅仅是一种悖论。难道时间不是所有事物的本质吗?难道我们是天神以致竟可以随意废除时间吗?但是,时间并不是事物之本质。正像弗洛伊德所看见的那样,精神分析学的时间理论必须以康德的时间学说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康德认为时间并不从属于外在事物本身,它不过是人类心智的一种知觉形式。这一哥白尼式的革命使时间成为一个心理学问题而不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它因此成为精神分析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正像叔本华看到的那样,它开启了人的心灵从时间的暴虐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它暗示人的心灵一旦穿透现象的帷幕到达凭直观把握到的实在(“noumenal” reality),便会发现并不存在什么时间。…… ……如果我们——我想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做——把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等同于我们心中隐藏的、只能凭直观把握的现实,我们便会发现,弗洛伊德肯定地断言,至少在那个“只能凭直观把握的”现实中,时间是根本不存在的:“无意识心理过程本身是处在时间之外的。”“在本我中没有任何与时间观念相吻合的东西。”因此,如果我们比弗洛伊德更进一步,我们就完全可以作出这样一种严肃的推论,即有可能存在这样一种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不是建立在压抑作用上,它已经意识到了那迄今一直未曾意识到的东西。由此顺理成章的便是,这样一种自觉意识将不再处在时间之中而是处在永恒之中;而事实上,永恒似乎不过是儿童生活于其中的时间。诗人们曾经这样说过,精神分析学家马里·波纳帕特(Marie Bonaparte)则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这一观点: {童年时代似乎在某种意义上逍遥于时间之外。童年时代的这些日子——让我们都来回忆这些时光——对儿童来说似乎就是永恒……当然,那些抚养孩子长大的人总是严格地把他们自己的时间观念灌输给孩子……然而孩子却感到这种由成人强行灌输的时间观念就像是一种外来的入侵,而孩子自己的时间本质上却是一种无限的时间。} …… 物理学、生物学和人类学最近的发展倾向于认为时间框架随不同的生物需要和文化需要而具有相对性。换句话说,20世纪已经看到了时间框架的普遍有效性和普遍合理性的破裂与解体。后面,在我们能够利用精神分析学有关压抑机制(“防御机制”)的理论来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我们对永恒安息日(the Sabbath of Eternity)的展望是可以做到没有任何神秘色彩的——除非有人把所有对美好事物的希望都说成是神秘的。 引自 第八章:死亡 时间 永恒
57人阅读
.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八章:死亡 时间 永恒
涅槃倾向 弗洛伊德在其早期著作中说,快乐原则表达了人的欲望的基本目标,它的消极目的就在于...
-
第八章:死亡 时间 永恒
强迫性重复冲动 在《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弗洛伊德正确地看见,需要把人身上“进步”和“趋...
-
第八章:死亡 时间 永恒
-
第八章:死亡 时间 永恒
静止的活动 禀有浮士德性格的我们不可能正面地想象“安宁”、“涅槃”、“永恒”而只能把它们...
-
第八章:死亡 时间 永恒
施虐-受虐情结 施虐-受虐情结的理论始于这样一种观察,即人同时具有爱与恨的矛盾情感,他既能...
> 查看全部1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