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艺思潮
- 章节名:明清文艺思潮
29、明清文艺反应世俗人情,以描述生活的真实来供广大听众消闲取悦,是有生命活力的新生意识,是对长期封建王国和儒学正统的侵袭破坏。初兴市民文学混合某种近代现实性世俗性与腐朽庸俗的传统落后意识。目标在情节的真实。戏曲发展,是内容意义与外在形式美的交融。木刻版画则更多诉之于理解、想象的真实,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审美意识与戏曲小说一脉相联。 30、由李贽提出童心说,提倡讲真心话,文学各领域的主要革新家和先进者受其影响,开始有了近代人文气息,正统古文走近末梢,散文文学在内容形式语言上更接近日常生活,众多作品推动浪漫文艺思潮。 31、清朝各领域严重倒退,上层浪漫主义变为感伤文学,文人处在表面繁荣平静实际开始颓唐没落的社会阶级命运中,人生空幻感有了巨大而实在的社会内容,开始有了走向下一阶段批判现实主义的内在倾向。(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明清文艺思潮的三个不同阶段。)感伤主义思潮在红楼梦中升华,而后批判现实主义成熟, 32、明中叶画作也更接近世俗生活,相当于浪漫主义阶段,明末清初,画作难掩深藏着的伤感悲哀。绘画领域感伤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取代批判现实主义,但仍有个性反抗的反映,反射出封建末世的声响。工艺上风格与明代市民文艺相近。
21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