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第一章
- 章节名:第一章
- 页码:第39页
@改革维新晚的原因: 1. 天朝时人守旧性太严重。 2. 天朝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 3. 知识 & 官僚阶级缺乏独立,大无畏精神。 1842年的《南京条约》在历史书上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对天朝进行自我救赎的一个机会,虽然相对的代价惨不忍睹。 时人对《南京条约》中最痛心的居然是五口通商,而对于真正核心的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面面相觑。
香港在割让以前毫无商业或国防的重要。英人初提香港的时候,北京还不知道香港在哪。时人反对割地,不是反对割香港。 引自 第一章 只能说明时人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无知程度以及整个国家的封闭程度让人无语凝噎。不过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嘛,第一步总是要迈出去的。
总而言之,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弃所不应弃的。 引自 第一章 剿夷派的重要人物林则徐死了之后,抚夷派明显占据上风(查了下林的死因感觉明明就是被谋杀了嘛。。)
20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