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读过 银行家的骗局
- 页码:第34页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要求借款人拥有充足的股本承受损失。但与此同时,银行本身却高度依赖债务,其股本占总资产的比低于10%通常为5%甚至更低。 这种情况并非一直如此。19世纪上半叶,银行按合伙企业经营:必须承担无限责任。银行的所有者必须用银行的自有资产或个人的资产偿付储户和债权人。19世纪中期,银行的股本资产比通常为40%~50%。银行家即便投资失败,也无法逃脱债务,这让他们小心翼翼,不敢冒太大的风险。 19世纪的最后30余年里,在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有限责任公司;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遍地开花。在某些国家,这种商业组织形式的普及要稍微落后些。在英国,很多银行一开始并不愿意遵照新法律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制运营。当时,一名银行专家称,如果股东承担无限责任,那么“存款人更愿意把资金托付给无限责任银行”。 同样,在美国,由于法律和私人契约的限制,直到如世纪30年代,绝大多数银行都无法采用有限责任制,尽管有限责任制已被其他行业广泛采用。 一旦无限责任银行陷入困境,股东就会遭受毁灭性打击。富人因此不愿成为银行股东。因此,按合伙制经营的银行无法扩大规模。邛龙年,英国格拉斯哥城市银行破产,储户并没有遭受损失,但80%的股东宣布了个人破产。这一事件加速了对银行业规定责任上限的趋势。然而,即便到了20世纪,银行股东仍然承担扩展责任(extended liabiliy)需要偿还超出初始投资额度的损失。 在大萧条时期,由于很多人宣布了个人破产,“扩展责任”并不能有效地阻止银行挤兑、避免储户损失。此后,美国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FDIC),明确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银行作为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会员,需要缴纳保费;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则为存款提供担保,担保的上限是25万美元。很多国家也建立了类似的保险机制。 自19世纪中叶以来,银行在融资方式上的重要趋势是:它们对股权的依赖不断减少,而对借款更加青睐。20世纪早期,银行股本占总资产的比例一般为25%至四世纪90年代的美国,银行股本占总资产的比重下降到了10%以下,仅为6%~8%。其他国家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2007―08金融危机到来之前,许多银行的负债水平急剧攀升。 个人或公司经理借入资金时,通常只看到了借款有利的一面—能够开展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投资成功后会获得高额收益。然而,杠杆作用不仅有利,也有弊端。靠举债获得的资产比例越高,借款者和放款者就越可能看到借款不利的一面。这通常发生在借款人陷入财务窘境、无法按时偿还本息的时候。 引自第34页
116人阅读
> 我来回应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