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 第二章 王阳明与湛甘泉
- 章节名:第二章 王阳明与湛甘泉
- 页码:第75页
但在甘泉看来,若不基于性,学便会助傲饰巧(参见《三关语通录》),因而他也未必反对本体即工夫的立场。所以,与固执一端相比,甘泉所主张的恐怕是不偏不倚的态度。不过归根结底,他还是坚持工夫即本体的立场的。这是因为,在他看来,若承认本体即工夫,则或者以良知为现成,任现成良知为浑沦自得,进而求真路于当下即是;或者以无善无恶为心体,忘天理而轻工夫,终而陷于狂禅。所以他批评说:“王门言良知而不用天理。”又认为阳明"人之所无不良”之说是未通于《大学》“格物致知”之旨;并且非难道:若像阳明那样“不言工夫而言人人自有良知,自致于人伦日月之间”,那就不但误己,而且误人(参见《湛甘泉文集》卷24,《山斗会申述先生语意》)。 因此,甘泉订正阳明的“四句教”说:“有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意之动,知善知恶者心之神,达其知之善于意,心,身,家,国,天下而所止者,谓之格物。”(《天关语通录》)
43人阅读
李翼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75页 第二章 王阳明与湛甘泉
-
第189页 第四章 现成派系统
实修实事 当然,天台仍属于泰州学派的学者,所以他即使以实修实事为学之要,也依然认为若不基...
-
第263页 第七章 湛门派系统
少墟异端之辨的特色,集中表现在辩难本体之源头这一点上。据他说,这是仿效〈中庸〉发明孔子...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