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剿”“抚”“剿”的回旋
- 章节名:“剿”“抚”“剿”的回旋
- 页码:第149页
1. 1840.7,5 英军毫不费力拿下定海,战争打响第一炮。 2. 在得知情况的最初20天里,道光帝主张“剿”,转变发生于英军在天津投递的巴麦尊外相高中国宰相书,由于翻译的问题(不可思议),道光帝错误地认为英军此行的目的在于伸冤告状,因为林则徐之前在广东的禁烟行动。道光帝甚至都没有详细研究英军的文书,就决定改用抚慰英军。命令琦善代表皇帝去广州查明此事并且与英国人谈判,而对于英国要求的割让海岛,赔偿商欠等全都不在意。林则徐成了替罪羊。 3. 作为两江总督的伊里布也经历了由剿到抚的转变,在到任最初的日子里,伊里布很干练地调兵准备收复定海,可是当他到了第一线之后,态度发生了转变,在给道光的奏折中,他开始表现其圆滑的一面,虽然一直没有明言直陈收复定海任务之不可能完成,但在实际行动中,他一直在敷衍。同时与英军完成了《浙江停战协定》,巧妙地避免了以武力进攻定海同时将责任推给了在广东谈判的琦善。最终,于琦善谈判的英人决定归还定海,伊里布接收了定海之后在奏折中欺骗道光帝讲他如何英勇抗击英军收复定海,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道光认为本可以早就收复的定海现在才收复。加重了对伊里布的处罚。 4.琦善与义律的谈判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两个人都无法代表各自国家,而两个国家之间谈判的筹码鸿沟巨大。所谓广东谈判,实际是义律越权,琦善违旨的活动。最终义律耍赖占领香港岛,琦善被免职。 5. 在虎门之战中,关天培率领的清军表现出与英国人巨大的军事差距,最终完败,关天培战死,可是当时人没有从中吸取教训,道光帝将关天培奉为英雄,让人效仿他,同时从道德上将琦善贬一无是处。他还没有看到清军武力的弱小,以为只是主帅的懦弱导致失败。
大脸猫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84页 骤然而至的战争
1. 讲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前因后果。1938年道光帝派林则徐去广东主持禁烟之前,黄爵滋禁言说禁...
-
第112页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1. 英国在中国的代表义律在1939年3月就开始向英国外相写报告,呼吁武力报复中国。而由于当时...
-
第149页 “剿”“抚”“剿”的回旋
-
第247页 广州的战局&东南壁垒的倾塌
1. 虎门战败后,英军开始觊觎广州城,琦善被罢免,道光对琦善如实上报的战情当做虚情,随之而...
-
第397页 抚议再起&平等与不平等&历史的诉说
1. 战争的接连失败,抚的呼声再次响起,刘韵珂上奏十可虑,委婉说出应该采用抚的方式对付英军...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