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 章节名: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太多和太少的信息都是对理解力的阻碍。比如要学会使用冰箱,难道要了解冰箱是怎么制造的吗?这里,了解制造冰箱就是多余的,过剩的信息。它对使用冰箱没有帮助。然而,不了解冰箱的工作原理,即缺少说明书的指引,信息量太少,也不行。
现代社会,信息泛滥,恰恰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阅读的目标,一是为了获得信息,二是为了求得理解。 引自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在我看来,为了获得信息而读,是并非必要的,但我们的时间往往花在了这个上面。比如,微信朋友圈里有人常常会转发一些文章,因为他们对这些文章非常有共鸣,感同身受。其实,作者只不过将你们共同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了而已。这样的阅读,既没有获得更多的信息,也没有提升自己,就是无效的阅读,浪费时间。
此外,为了获得信息,你读的是读得懂但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为了求得理解,读的是完全不懂但必须要读下去的东西,这才是学习。我们要做的,是为了理解更多事情而阅读,防止自己为了记住更多信息而阅读。
记住更多信息,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一个人理解的角度是不变的。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全新的或更高层次的启发,从而获得更深一层的理解,进而提升自己。
换言之,二者的区别是,一种运用记忆力,一种运用理解力。
要避免读得多就是读得好的错误。鸡汤喝多也会腻,畅销书读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求得理解的阅读,是一种自我发现型的学习,它必须具备:
敏锐的观察,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以及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引自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56人阅读
彦又Yanyou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1. 基础阅读:知道句子在说什么。 2. 检视阅读:在一定(短)时间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也可...
-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分四个阶段: 1. 阅读准备阶段:从出生到六七岁。准备视力、听力、认知能力、语言能...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