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 页码:第1页
企业管理套上清教徒的外衣有一定新颖性,但是把成败只归因于一个方面,而不去考虑时代环境等因素,显得有些片面,难有说服力。再者以一个后见之明探究前人成败,即使是庸人也能总结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来。本书主要讲的是企业要回归本质,勤俭节约,上层管理不可与一线工人脱节,重视一线员工工程师。另外本书顺带对MBA进行了大力批判,这点应该为很多人所喜闻乐见。不过书中从清教徒精神方面解读英美日中工业的依次兴盛,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以看看(传统社会的基石也许已经晃动,适应解读传统简单社会的经验和思想恐难解读复杂的未来社会,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4.0时代怎么看待呢?)。
1.培根告诉我们:粗浅地了解哲学,就会信奉无神主义;而深入地了解哲学,则会皈依宗教。
2.四个清教徒的特点:1、不管人生目标多么模糊,归根结底都是建造人间天国的坚定信念;2、拥有机械天赋、喜欢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3、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道德观念;4、能够根据大大小小的目的协调各种财力、物力和人力的组织能力。
3.泰勒:过去一直把人放在首位,将来肯定把系统放在首位。
4.管理黄金时代25条原理:
一、系统和常规:
原理1 所有成功组织,不管多么简单,都由系统嵌套而成。
原理2 所有系统都离不开常规工作的补充,这些常规要定期审查和更新。
二、结构和层级:
原理3 任何组织最重要的子系统都是层级,其基础很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直线职能制。
原理4 最好的层级形式是“自下而上”。
原理5 领导层应尽量实行集体决策制或“共治”。
原理6 中层管理者是管理的“拱心石”。
原理7 一人一上司。
三、决策:
原理8 会议是“管理工作的媒介”。
原理9 “集成决策”带来正确的决定。
原理10 计划应该分为短期(比如1~4年)、中期(比如5~8年)和长期(比如9年及以上)。
原理11 研究前人的成败,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
原理12 各方向——尤其是向上——的信息流动畅通无阻,对组织的成功非常必要。?
原理13 管理者在实际意义和道德意义上都应该是领导者。
原理14 应该保守地使用顾问;应该把顾问“放在手边”而非“供在头上”。
原理15 管理者应该清楚自己的社会责任,包括把员工当人而非商品对待。
原理16 不要等坏了才修,要注意保养和改进。
四、财务:
原理17 像回避瘟神一样回避债务——如果不可能做到完全回避,那么尽可能少借债。
五、培训:
原理18 管理者应该拥有或获得“领域知识”,即深刻了解公司的技术和业务,这种知识只能通过在公司或公司所在行业长期实践才能获得。
原理19 对管理者的考核和培训应该是实用的、连续的。
原理20 任何想晋升到顶层的管理者都该从底层做起。
原理21 工作轮换(有时叫做公司内流动)有利于打造“全才型”经理人。
六、用人:
原理22 用人应该持长期导向,这个长期指至少8年,最好是10年。
原理23 互补是任命的关键之一。
原理24 薪酬制度应该奖励并促进合作。
原理25 像回避瘟神一样回避炫耀和张扬。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