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堆悖论(Sorites paradox):
- 章节名:沙堆悖论(Sorites paradox):
1粒沙子不是堆。如果1粒沙子不是堆,那么2粒沙子也不是堆;如果2粒沙子不是堆,那么3粒沙子也不是堆;以此类推,9999粒沙子也不是堆;因此,1万粒沙子还不是堆。
“破解”沙堆悖论时,我们经常不得不设定一个固定的边界。如果我们说“1万粒沙粒是一堆沙”,那么少于1万粒沙粒组成的就不能称之为一堆沙。那么这样区分9999粒沙和10001粒沙就有点不合理。这样不得不设定一个可变的边界,但是这个边界是多少呢?我们现在并不知道。那么最初设定的“1万粒沙粒是一堆沙”作为知识的价值就被削减了。
同样,在沙堆悖论的视野下,1万小时定律的价值也就这样被消解了。正如真实的心理科学研究表明,成为专家的时间往往随着不同的专业技能领域而变化。
141人阅读
白羊座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真相是,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1万小时定律,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让我们回到诺奖得主西蒙那里。 1973年,即将在1978年拿到...
-
沙堆悖论(Sorites paradox):
-
长时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
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是,那些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长时记...
-
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
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者最开始时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