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数家暴受害者无法离开施暴者?
世图北京公司 (九爷府里飘着书香)
想读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
- 章节名:为什么多数家暴受害者无法离开施暴者?
研究者发现,尽管丈夫的暴力和妻子的威胁言论主导了整个局面,但是伴侣中的双方都深深地依恋着彼此,并且发展出一套控制对方、防止对方离开的策略。他们使用了很多方法,许多是强制性的,并且在外界看来不仅是极端的,而且是适得其反的。例如,经常威胁要离开或自杀,但自杀的行为并不常见。尽管这些方法在引起对方关注的同时可能会引发对方的内疚和愤怒,但是在短时间内这些方法往往是有效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尝试自杀行为是对特定事件的反应,尤其是被抛弃或被威胁抛弃。 另一种强制性的方法——使用者通常是男性——是“监禁”妻子,比如把妻子锁在房间、把妻子的衣服锁起来、保管所有的钱财、自己去购物等,以防妻子见到任何人。有一位男性的依恋模式是非常矛盾的,他不仅把妻子锁在房子里,还把妻子锁在房子外面。他可能会把妻子扔出房子并告诉她不要再回来了,但当妻子走到街上时,又会跑出去,把妻子拽回公寓。 第三种强制性的方法是殴打。一位男性说,他在家庭中通常使用拳头来解决某件事情。没有哪位妻子喜欢这种待遇,但是有一些却从中获得了扭曲的满足感。例如,一位女性用胜利者的语气解释说,她不希望和丈夫分开的原因是,她丈夫威胁说如果她敢离开,他就会把她逮回来。她坚称丈夫也需要她。我们发现,在大部分此类婚姻中,每一方都倾向于强调对方如何需要自己,而不愿承认自己多么需要对方。当然,当我谈到“需要”,他们可能会觉得我在呼吁他们表达自己渴望得到照料的需求。他们恐惧的大多是孤独。 引自 为什么多数家暴受害者无法离开施暴者?
120人阅读
世图北京公司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为什么多数家暴受害者无法离开施暴者?
-
知道了你本不该知道的以及感受到你本不该感受到的
父母对孩子施加压力、让他们忘掉一些事情的目的就是确保孩子可以形成并维持关于他们的令人喜...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