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 第十一章 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
- 章节名:第十一章 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
- 页码:第186页
此章用一个例子说明专业教师该有的行为。如果有两个小孩抢小车玩。
典型困境下的专业反应:
1. 此情景可以教导幼儿什么?
2 , 老师对事件中的幼儿所做的诊断是什么?
3. 课程与管理上应该如何处理。
我粗略总结如下:
首先,鼓励幼儿发展社交技巧。1.协助幼儿学习察言观色,观察的技巧,什么时机提出换我玩,了解别人的想法,发展 轮流 的行为;2.考虑每个人的喜好以达成协议,满足彼此的需求。“如果你给我玩一下,我就帮你推秋千”,向孩子示范了如何用口头的方式与别人协调的技巧。3. 克服困难,学会接受失败和被拒绝,“没关系,还有别的好多东西可以玩呀”建议其他适宜的活动,协助孩子培养克服失败的能力。3. 发展语言技巧。示范适度而肯定的语音表达技巧,供诱饵模仿。老师扮演 中间人 ,将两方话语稍加修饰。
社交知识:1,社交认知 协助幼儿区分什么是指的悲伤的什么不是,比如骑不到小车并不算悲伤,与所爱的等下分别或是别人发送不幸才是值难过的 。2,正义观念 即个人所遵守的规则与闲置也同样适用于别人。老师:你先去玩别的,如果你有困难,我也会帮你;我不允许你打别人,我也不会允许别人打你。后半句话即所谓的附语(tag),用来安抚这位幼儿的情绪,让他明白大家处于一个公平的环境,每一个人的权益都会收到保护,专业老师维持正义行为的同时维护了受害者与挑衅者双方学习与发展的权利。3,旁观幼儿间接学习。
气质的培养:1, 同情心与助人的气质 。老师:小明已经等了好久了,你知道等那么久的滋味很不好受啊!不应带有“你有错”的语气。有适合,幼儿不肯接纳别让的要求是因为他知道别人会有什么感受,这样的儿童具有同情的能力,却没有仁爱利他的气质。 如果对他说,假如别人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样?是没有用的。
2. 实验的气质。教师示范,幼儿去交涉,告诉幼儿:如果这样说还是没有用,你再回来,我们可以再想想别的办法。旨在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鼓励她们用尝试不同的方法来化解人际冲突。
3. 避免抱怨及搬弄是非。如果幼儿意在打击别人,找别人麻烦。教师必须评判幼儿是在报告他们认为教师应该知道的事,还是想打击别人。若幼儿的控诉属于后者,不予重视,减弱幼儿这种倾向。
非专业做法:
1..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未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反而可能会使幼儿学习到抱怨的恶习。
2.. 大声喝止。
3. 把玩具收起来。
4. 威胁。通常是无意义的,威胁要与事件成比例。
5. 许诺给予某种好处。它贬低了行为本身的价值,好像大方与仁爱本身并不值得,一定要提供某种好处才能诱导善行。
6. 隔离。
7. 到旁边思过。
8. 说教。
9. 追究起因。老师的重点要放在教导幼儿解决问题的技巧与策略上。
10. 受害者至上。要照顾所有幼儿的感受许晴与发展
11. 强调成人的感受。“你这样做让我不高兴”
12. 以约定俗成或错误的传统观念来评判诱饵的行为。拿孩子与他人比较,逼迫他听从大人的话。
区别在于要以儿童长期的发展利益为目标。
我不是雨雨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61页 第十章 现代父母与老师的角色
现代父母与老师的角色。 经过幼儿园一周的认知实习,再加上看了本篇内容,倒是有一些感悟。 ...
-
第186页 第十一章 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