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译后记
- 章节名:译后记
- 页码:第223页
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介绍,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近代史开始成为自成主体的研究领域,费正清可以说是第一代的代表。他们大多研究政治史、思想史,研究上层人物。在制度市方面,由于理解中文资料的要求较高,萧公权、瞿同祖等华人学者贡献最大。从60年代起,有所谓第二代的中国史家。他们开始重视研究基层、民间组织、社会阶层和社会结构。其特色是,当时一些较年轻的美国学者多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经由专题研究、地区研究而对社会史的动态作了深入探讨。刘广京教授认为,‘从事此种研究最杰出的史家有两位’,其中之一就是魏斐德,其代表作就是这部《大门口的陌生人》。‘他这部从社会史观点论外交史的书籍是独具一格的,很有启发性。’70年代后,美国又有第三代学者,以民众史、地方史、经济史为重点。他们同第一代差异较大,而与第二代一脉相承。所以,魏斐德这本书虽出版于30多年前,在了解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理论和方法方面,仍然有其代表意义。 引自 译后记
74人阅读
之龢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99页 一些经济问题
这并不是否认在那以前广州的乡村经济已经部分地商业化。至少到1890年时,标准的市镇已经衰落...
-
第203页 附录五:广东军需收支(1854—1857年)
注:收入中,常规收入占23%,非常规收入占40%,厘金占37%。在非常规和来自地方的收入中,顺德...
-
第223页 译后记
-
第225页 代后记:马克·布洛赫——一个历史学家的肖像
译者的话: 英雄主义,是先生那个时代的召唤。为一个大于自身的事业奉献,是先生遵循的准则。...
-
第227页 代后记:马克·布洛赫——一个历史学家的肖像
哲学,似乎往往独立于其创造者哲学家而存在。二者并非仅仅是语义上的区别。因为一个哲学专业...
> 查看全部4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