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前言 如何塑造主体
- 章节名:编者前言 如何塑造主体
1. 福柯最广为人知的三部著作,历史时期大致相同:文艺复兴倒十八九世纪。 《古典时代的疯癫史》:疯人的历史(知识plus权力) 《词与物》:人文科学的历史(知识是如何塑造人的) 《归训与惩罚》:惩罚和监狱的历史(权力是如何对人进行塑造和生产) 撰写无人关注的、“沉默的历史”,为了探索“现代主体的谱系学”。因为正是在以上三种历史中,人的形象和主体的形象缓缓浮现。 他的研究总题:主体是如何形成的?(知识、权力) (可被归为尼采的道德谱系学,即现代人如何被塑造成型) 2. 知识 & 权力 知识是被权力生产出来的,随即,它又产生权力功能,从而进一步巩固权力。 3. 割裂式的主体塑造方式 《疯癫》:理性对疯癫态度的多次转变 《归训与惩罚》:惩罚形式的改变 《词与物》:“知识型”的改变 三者同时在工业革命后经历重大历史变革。 《词与物》:“人”进入科学的视野 - 现代的知识型出现 - 人道主义出现 《归训与惩罚》:因为人道主义,不得不变得温和 《疯癫》:不再是罪恶,而是需要疗救的疾病 权力不是在抹去一种主体,而是创造出一种主体。 3. 福柯对主体的考察 将之置于权力关系之中。不同于传统的权力压抑模式(政治 - 法律),福柯的根本信念:权力不是令人窒息的压制和抹杀,而是产出、矫正和造就。权力在创造。 例:与其说,权力在到处追逐和捕获性,不如说权力在到处滋生和产出性。(《性史》) 相比统治性的政府,更关注无穷无尽的归训和治理。(去中心化,四处涌现的权力和如影随形的抵抗) 4. 谱系研究的三个领域 1)真相 - 知识主体 2)权力 - 行动主体 3)伦理 - 道德代理人 5. 伦理(研究基督教和古代 - 希腊 & 希伯来文化,古代主体的构型) 谱系学方法论:从现在向前逆向回溯。 古代的主体构型(缺乏医院、监狱等机构,人文科学,知识型) 自我技术(自己改变自己) 1). 性的领域 《性史》 希腊人:自发性节制,对美和美德的追求,对自由的践行,追求快感 基督教:外部严厉管制,追求欲望(对希腊的借用) 2)自我关注 希腊:认识自己 基督教:弃绝自己 个体技术同时指:个体在他人帮助下改变自我 牧师 (牧人-羊群 变成 上帝-人民),与政治-法律互为补充,因此要获得解放,就不仅仅是要对抗总体性的权力,还要对抗那种个体化的权力。 牧师权力的目标:救赎,在现代社会演化成医院、警察、慈善等,最终变成了现代社会的“生命权力”-“生命政治”。 生命政治的起源 牧师权力 马基雅维利以来治理术的逻辑变化 (1469,《君主论》):从对领土的治理,变为对“人”对治理,即福柯“国家理性的治理”。 18世纪中期,新的方向:自由主义(对人们安全的维护和保障) 十七八世纪,政治的方向:投资生命。 因此,社会实践、观念和学科知识得以重新组织。 《认知意识》:战争、屠杀和死亡,生命政治和死亡政治的吊诡关系。 谱系学的核心原则:起源本身充满着竞争。
萌妖Kitsch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编者前言 如何塑造主体
-
通往无限的语言
(以为能像读懂导言一样读懂福柯的我,真是傻得可爱……) 布朗肖说,写作是为了永生。 福柯...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