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教科书风波
- 章节名:教科书风波
- 页码:第190页
一些头脑冷静的人却明白,德国的自由民主制度必须立足于对纳粹历史的公开批判。谨小慎微、缄口不语和避重就轻,曾被认为是将数百万原纳粹分子改造为共和国公民的必要条件,但是时候与之一刀两断了。如果说这种一刀两断有时来得太唐突、太粗暴、太自以为是的话,那么它所激起的辩论和智力上的交锋,也为时代气氛注入了一丝清风。不同于或因心生厌恶、或因不屑一顾而远离政治的老一辈德国知识分子,许多“希特勒的孩子”积极投身其中。而当他们察觉到异样的苗头后——反应偶尔会有些歇斯底里——至少能挺身而出,表明立场。1992年,当身穿纳粹行头的暴徒纵火焚烧避难者住所、杀害外国人,严重威胁社会时,上百万德国人走上街头抗议示威。半数以上的慕尼黑市民参加烛光游行,表明反对暴力排外主义的立场。起码从表象上来看,德国人明白了异见的价值。 引自 教科书风波
123人阅读
西峰秀色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85页 第七章 教科书风波
区别于民主德国的做法,负责编写联邦德国教科书的并不是联邦政府遴选的学者。每个州的课本都...
-
第186页 教科书风波
西德教科书还是有框架的,虽然同共产主义国家的宣传不一样,但在某些重要方面却和东德的课本...
-
第190页 教科书风波
-
第232页
这不是说,世上根本就没有真相,所有故事都是宣传。但要是想抓住真相,就必须有对抗,有争论...
-
第234页
今天,最接近官方历史博物馆的,是坐落在柏林的德国历史博物馆(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
> 查看全部1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