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好了日inutile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读过 观看,书写
- 页码:第1页
需要学习面向感觉采取行动,并把握感觉。 “全球化”是在经济活动等机制意义上说的,“没有世界性”是在精神生活层面上说的。鲍赞巴克说:“30年来,面对占主导地位但也是转瞬即逝的金钱流通的问题,全世界之中有整整的一面,即城市制造的那一面,大楼的物质建构、意义、象征维度、持久性,都被遮蔽、遗忘或超越了。我们进入了生活的另一种抽象化,经济造成的抽象化。” 需要有近处的关注,有事物的汇集,但也要有运动,距离的取消。需要微小,也需要庞大。困难,也许在于距离的取消,无所不在的统一特征,感知的身体可以同时在几个地方,可以移动。比起60年前,人的身体远不再那么扎根在近处。它更具虚拟性,但毕竟还是真实的。在当今的建筑领域,有一个观念偏差,认为不需要考虑地点,地点也不再有未来。假如地点的特性不再存在,我们也不再有具体的在场,我们也不再真实地移动。这就是在屏幕时代,无距离意识的主导。 在自我的迂回处,涌现出多重的个体性与多样性。 在鲍赞巴克的城市建筑作品里,风可以经过,天空也在场,还有一种温柔,邀请人们去发现他者。 观看的能力。……在事物面前的惊奇。 在《纽约视觉》里,菲利普·索莱尔斯写道:“我写得越多,看见得越多。” 他如同“在一辆火车里”运输“尖锐感”;这指的是内心的体验,也是一种“诗的体验”。 塞尚:我把欠您的绘画里的真实告诉您。……您会明白什么都没看到。您会懂得在不想看也不想知道的状态中耗费了时光。……感觉构成了我的工作的底质,我认为自己难以穿透。 我放弃了视觉上的占有欲,放弃了所谓‘我看过了’的致命的平庸想法,事实上,在那种心理下,我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我设想看见,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语言将我们从感性世界中抽离出来,让我们不必体验、再次体验,或者摹仿一个事物、一种情感,而是去设想。这指的是找到经验的捷径,于是,概念产生了,也有了意味着抽象化恶知性的偏见。 当一个人还是孩子时,一个字母是有颜色的。 在那里,往往是在深处,有一片深邃的森林,在其边缘的地带,笼罩着一片令人忧虑的半明半暗。那是一簇簇的树木,隐藏在一片光影织成的几何状网络的后面。 在我看来,如果在时而那么简单的事物、在看得见的事物、在美与丑面前没有了惊诧感,我想,也就没有了创造的灵感…… 我们用双脚、耳朵、眼睛和大脑去感知,也感知气味、节奏和窃窃私语。这邀请我们去移动、或不动、或固定、或僵化身体与思想的运动。 有时,我梦见,我发现了一些生活里并不存在的颜色。我为之惊叹。我仿佛觉得,我具备用现存的彩笔创造新色彩的才能。我感到,色彩释放了我。 有一次,我亲身体验到,语言突然开始自足地存在。当时,我正在写作,词语开始脱身而出,我感觉好似从镜子的另一边经过,置身一个新的地点,在其中,语言与世界完全是用同一种物质制成的。这很像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里提及的一个印象:因了非常微小的某种东西,比如一小块玛德莱娜点心,两个不同的地点突然彼此渗透,在现在与过去之中同时存在。时间消散。这就是著名的假设:重新找回如空间一般失去的时光。 自由的地域,让时间游戏。 塞尚说,一切通过色彩呈现。 我很喜欢艺术带来的逃逸的力量。 塞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看世界,让一切同时出现。他说,线条不重要,多彩的平面才是真理,在表现一个苹果、一片天空、一簇叶丛时,它们具有同样的强度。它们只是具有不同的节奏状态。 他不再把线条看作素描,看作对物体的轮廓的勾勒,而是看作空间的走向、视觉的动力线。正当他在观察水彩画、多彩的田野时,他孕育和创造了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过渡性的地带。他的线条用色彩组成,构成了转化、过渡的地点。 绘画属于另一种自然。这是一个与自然界平行的世界,是另一种事物。 引自第1页
6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