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页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 章节名: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 页码:第377页
作为一件统一的作品,《金汤宝罐头》不仅让沃霍尔一跃成为一名艺术家,而且还将确立波普艺术,对大规模生产和消费文化的极度痴迷也将成为波普艺术的显著特征。 沃霍尔从这些画中消除了他存在的几乎所有痕迹。这32张画中的任何一张,都没有他风格的小记号,没有那种“快看我”式的花哨。作品的力量在于其不带情感的冷淡,并经由看不见的艺术家之手传递。其重复的特性戏仿了现代广告业的手法,后者通过对同一形象的多重展示对我们进行狂轰滥炸,试图把它渗透到公众的意识中,从而达到灌输和说服的目的。沃霍尔也在用《金汤宝罐头》有意的单调性来挑战艺术应该是独创的这一规矩。它们的千篇一律与艺术市场的传统相悖,后者把价值——金钱的与艺术的——置于表面的稀缺性和独特性上。沃霍尔不创造自己的图式风格,而是模仿金汤宝罐头,这一决定具有社会和政治层面的意义。它既是对艺术界把艺术家拔高为无所不见的天才的一种杜尚式的非难,也是对在大规模生产的同质化世界中个体工人的地位的不断消减的一种关切。 引自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62人阅读
冰之夏天无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67页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一个贯穿波普艺术始终的哲学线索——在什么节点上艺术会变成商品,又在何处商品会变成艺术? ...
-
第368页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劳申伯格说,他想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间隔处”创作,以找到它们相遇或合二为一的地方。无人...
-
第377页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
第378页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2010年,中国艺术家艾未未用一亿颗瓷质葵花籽铺满了泰特美术馆洞穴状的涡轮大厅,其实也是在...
-
第379页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丝网印刷技术是沃霍尔在寻找他的艺术风格之路上最好的成果一步。他已经确定要将自己的艺术建...
> 查看全部14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