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常人,呼唤
- 章节名:第四章 常人,呼唤
在本章中,作者写到了一战和二战之间的德国;在此历史背景下,哲学家的政治使命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由此让读者看到了海德格尔身上最大的矛盾,即他与纳粹的关系。作者写道,萨特做了噩梦(关于德国),海德格尔试着思考(关于纳粹和希特勒),雅斯贝尔斯很是惊愕(指对旧友海德格尔),而胡塞尔呼唤英雄主义(指他试图唤醒哲学家的使命,在巴黎做的演讲)。
《存在与时间》中的“常人”概念:
《存在与时间》中至少包含了一个本应被用来对抗极权主义的伟大观念。海德格尔写道,此在容易被一种叫das Man——“常人”(the They)——的东西所摆布,这是一种非个人的实体,会夺走我们为自己而思考的自由。因此,想要真实地活着,就要抵抗或战胜这种影响。但这并不容易,因为das Man非常模糊不清。这个Man在德语中的意思,不是英文里的man(那个man在德语里是der Mann),而是中性的抽象概念,有点儿像英文中用来泛指的one或者they,比如“one doesn't do that”(人不干这事儿),或“they say it will all be over by Christmas”(人们说圣诞节之前,一切都会结束),所以,the They大概是目前最好的翻译,只是它听起来好像是在指某个“在那里”的群体,与我无关。但事实上,在海德格尔看来,das Man就是我。它无所不在而又无处寻觅;它不是确切的事物,但我们每个人都是它。 引自 第四章 常人,呼唤 (这里,海德格尔的情人和学生汉娜·阿伦特,也在美国写下了《极权主义的起源》。)
与海德格尔的政治倾向相关的种种迹象,让娶了犹太妻子的雅斯贝尔斯感到恐惧:
晚餐过后,聊到希特勒以及他没受过什么教育的话题时,海德格尔莫名其妙地说道:“教育完全无关紧要,只看他绝妙的双手就够了!”如果出自其他人之口,这话可能听起来仅仅有些古怪。但出自强调手工艺和工具使用的海德格尔之口,这话就意义非凡了。吸引他的,似乎不是纳粹的意识形态,而是希特勒用灵巧而坚定的双手把这个国家打造成一种新模样的想法。 引自 第四章 常人,呼唤 人们越发意识到,海德格尔的哲学从不关于所有人(像古希腊哲人一样),它只关乎德国人:
但海德格尔不喜欢普遍真理或普遍人性的概念,他认为这是一种幻想。 引自 第四章 常人,呼唤 这与其最著名的“向死而在”和“先行决心”相关:
如果我们在本质上是时间的存在者,那么真正的存在便意味着,首先,要接受我们是有限的与会死的。我们将会死去:这一最重要的领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真正的“向死而在”(Being-towards-Death),在他的哲学中具有根本地位。 第二,意味着要明白我们是历史中的存在者,并领会我们独特的历史境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海德格尔所谓的“先行决心”(anticipatory resoluteness)中,此在发现了“其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存在于自我放弃之中”。在那一刻,通过向死而在和直面自身命数的决心,人会从常人自我中解放出来,并获得真实、本真的自我。 引自 第四章 常人,呼唤
191人阅读
薄荷死于黑夜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章 回到事物本身
在本章中,作者写了现象学家:胡塞尔。 首先,胡塞尔的研究为现象学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 要...
-
第三章 来自梅斯基尔希的魔法师
在本章中,海德格尔出场了,而我们则对存在感到困惑起来。 海德格尔,胡塞尔曾经的学生(被其...
-
第四章 常人,呼唤
-
第五章 嚼碎开花的扁桃树
在本章中,作者写了萨特及其最有名的小说《恶心》,波伏娃的天分、理念和生活方式,以及早年...
-
第六章 我不想吃了我的手稿
本章的标题来自萨特对于纳粹的看法,作者在此写到了战争的爆发,及战争对哲学家思想的转变。 ...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