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黄芪解
- 章节名:黄芪解
- 页码:第32页
黄芪解
性温,味微甘,
能补气
兼能升气
治
善治胸中大气下陷
胸中大气: 即宗气,为肺叶阖辟之原动力
<本经>谓主大风者,以其
与发表药同用,能祛外风
与养阴清热药同用,更能熄内风
谓主痈疽,久败疮者
以其补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溃脓自排出也
表虚自汗者,可用之以固外表气虚
小便不利者而肿胀者,可用之以利小便
妇女气虚下陷而崩带者,可用之以固崩带
为其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曰芪也
附案
病例一
症
沧州程家林董氏女,年二十余
胸肋满闷
心中怔忡
动则自汗
脉沉迟微弱,右部尤甚
[popexizhi: <四圣心源>P52 "肺金右滞而气病" 这里和用黄芪补气应该是一个推理吧?!]
推理
其脉迟,疑是心肺阳虚,询之不觉寒凉,知其为胸中大气下陷也
[popexizhi: 这里是否可以推断脉迟有两种原因:是否呢?!
* 心肺阳虚,伴随症状之觉的寒凉
* 胸中大气下陷,此症不觉寒凉
]
其族兄捷亭在座,其人颇知医学,疑而问
《本经》
“黄芪原主大风,有透表之力,生用则透表之力益大,与自汗症不宜;
其性升而能补,有膨胀之力,与满闷症不宜。”
今单用生黄芪两许,而两证皆愈,并心中怔忡亦愈,其义何居?
答曰
自汗不可用
黄芪诚有透表之力,气虚不能逐邪外出者,用于发表药中,即能得汗。
若其阳强阴虚者,误用之则大汗如雨不可遇抑
惟胸中大气下陷,致外卫之气无所统摄而自汗者,投以黄芪其效如神。
满闷
至于证兼满闷而亦用之者,确知大气下陷,呼吸不利而作闷也,而非气郁而作闷也。
[popexizhi:个人感觉,这个大气下陷和气郁的个人体验应该差别很大的,只是医生作为非患者体会不到,但是其他表现应该很明显吧?!大气下陷会有气虚的感觉吧?!气郁应该不会有气虚的感觉的]
怔忡
至于心与肺同悬胸中,皆大气之所包举,
大气升则心有所依,故怔忡自止也
治
其家购黄芪一包,俾用一两煎汤服之
继加
桔梗二钱
苦,辛,平
知母三钱
苦,寒
又服两剂以善其后
[popexizhi: 这是加使和佐,这是配补脾汤啊]
觋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9页 人参有时善通
人声之性,虽常用补,而有时善通 病例 毛姓少年,伤寒已过旬日 阳明火实,大便燥结,原承气汤...
-
第30页 人参解-用之得宜,又善利小便
人参之性,用之得宜,又善利小便 病例 刘姓媪,年过六旬 小便不利,周身皆肿 初治 医者投以末...
-
第32页 黄芪解
-
第33页 黄芪解 病历2
病例二 症 背景 奉天大东关于氏女,年近三旬,出嫁而孀,依于娘门。 其人善英文,英商在奉者...
-
第33页 黄芪解_升陷汤
此篇是原文中提到的升陷汤的补录,原文在 原书的< 医方·(三)治大气下陷方 >中, 内容太多...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