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实在界
- 章节名:实在界
- 页码:第128页
实在界即是抵抗象征化的事物,它是处在主体性与象征秩序中心的创伤性内核。实在界因而作为人类经验不可言说的终极界限,被联系于死亡冲动和”享乐“。”享乐“与欲望相反——它是我们对自己欲望的失败所体验到的那种不满——而正是经由幻想和对象小a,主体才把它们维系在了这个不可能的剧本当中。 精神分析在其本质上就是与躲避我们的实在界的一场相遇,即一种机遇( tuché ) 引自 实在界 实在界始终在其位置上:前象征性现实(pre-symbolic reality),不可被象征化的剩余,不可能的相遇
-> 社会现实是由实在界经过象征化过程而形成的,因此,实在界不存在,因为实在是先于语言和象征的
我们之所以知道实在界的存在,是因为我们体验到了它,因为它作为一种符号——亦即婴儿的啼哭——进入了我们的辞说,然而它从中发源的那个位置却是超越象征化的。因此,实在界就并非是一种对象或者一种事物,而是某种受到压抑并并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运作的东西,它以需要的形式闯入了我们的象征性现实。实在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未经分化的块状物,我们必须经由象征化的过程,从实在界中区分出作为主体的我们自己。 引自 实在界 -> 创伤是”实在的“,始终是无法象征化的
创伤的概念即意味着在意指过程中存在着某种阻塞或固着。创伤阻碍了象征化的运动,并使主体固着在一个较早的发展阶段上。 无论我们通常试图怎样去把我们的烦恼和痛苦诉诸于语言,亦即使其象征化,总是会有某种东西残留下来。换言之,总是存在着某种无法经由语言而转化的剩余,即实在界。 引自 实在界 -> 物(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presentation, das Ding, 梦的脐点)即非物
物即非物,而只有通过主体的欲望,它才能成为某种事物。这种虚空或空无恰恰处在主体性与象征界的核心,而旨在填补这一空无的欲望即创造了物,与之相对的是某种原物的丧失,正是这一丧失创造了找回它的欲望。 引自 实在界 -> 幻想(psychic reality)为欲望布景,是主体用来组织或建构欲望的方式
幻想是我们借由我们自身的”享乐“以及实在界的不可能性,而使我们安于自身不满足的一种方式。通过幻想,我们便把我们的社会现实,建构成了一种对于实在界之难以驾驭的应答。 引自 实在界 -> 对象小a:实在界象征化后的剩余,是相爱的原因,是缺失,也是缺失的掩盖,仅仅相对于把它带来的欲望而存在
在你最初坠入爱河的时候,你会把他人理想化,并感到你们完美地在一起。这即是恋爱的想象维度。但是,就”成双入对“并与另一缺失主体的交往而言,同样存在着一个象征维度。然而,除此之外也还存在着某种东西;你的新伴侣可能是一位美丽、聪慧且风趣的伟大舞蹈家,但是那样一来,别人也可能如此。那么,又是什么使你的新伴侣显得独一无二呢?在他们身上有着某种捉摸不透且触摸不到的非常特别的东西,尽管你无法完全理解并把这个东西表达出来,但是你却知道它的存在。 引自 实在界 -> ”享乐“(jouissance):死亡(冲动)通过欲望驱使着我们的人生
拉康把”享乐“和欲望对立起来,并指出欲望是在”享乐“的恒定性中寻求满足的。无论我们喜欢与否,象征界都由死亡冲动所支配。死亡即是超越快乐的、不可企及的或遭到禁止的东西——它是我们所无法克服的终极界限;而且这一终极界限也同样跟”享乐“具有某种关联 ”享乐“即是我们在贫乏的快乐之外所体验到的这个可以满足或实现我们欲望的更多的东西。虽然我们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却假定它必然存在于那里,因为我们时常都是不满足的。正如芬克所言,”我们认为必定存在着某种更好的东西,我们声言必定存在着某种更好的东西,我们相信必定存在着某种更好的东西“,如此以至于我们给它赋予了某种恒定性。 引自 实在界 关于罗兰·巴特的《明室》:
照片的本质:照片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指涉物似乎就粘滞在照片上),摄影是一种”曾经存在“
摄影的指涉物是绝对真实的事物。然而,这种真实性却在照片本身形成的过程中丧失了。 引自 实在界 照片的”知面“与”刺点“:
”知面“ -> 整体效果
”刺点“ -> 偶然、意外的一个部分,切入了观者的要害
巴特的文本就被这种相遇缠绕着——亦即:遭遇到摄影的”曾经存在“的本质,遭遇到实在界以及把握我们自身死亡的难以驾驭。这种”机遇“以创伤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它是主体不可能去承受并吸收的东西。……"创伤"源自希腊语中的伤口(τραύμα);而它在拉丁语中的对应词即是”刺点“(punctum)。换句话说,巴特的细节,亦即那个刺中了我们、挫伤了我们并且打破了照片的”知面“(也即象征界)的东西,就是那种转瞬即逝的闪现,亦或是与作为对象小a的实在界的相遇。 引自 实在界
202人阅读
以明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86页 俄狄浦斯情结与阳具的意义
俄狄浦斯情结:想象界(母子胶着的二元关系)-> 象征界(三元关系,“父亲的名义”介入) ...
-
第108页 无意识的主体
根据拉康,我们无从知晓无意识之为何物。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一种事物,它不过是一种假设而...
-
第128页 实在界
-
第149页 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既不可被归于自然,也不可被归于文化,而是出现在它们之间的交界点上。这并不意味着...
-
第175页 拉康之后
Sociology(Marxism): Lacan -> Žižek : 所有社会都被建立在一个社会冲突的创伤性...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