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互惠
王闲之sunshine (一笔,一书,写进未来!)
读过 象与骑象人(更新版)
- 章节名:第3章 互惠
我们为何需要互惠?
人是群居性很强的动物,为了能够在这个庞大的群体能够很好的生存,我们需要和他人产生交际,互帮互助。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互惠,是一种深埋在我们心中的本能,也是群体生活的基本往来之术。 可以说明互惠是人的一种本能。
那么,人们是如何把互惠当做适应群体的筹码?又如何运用地淋漓尽致?
书中提到,所有彼此合作群居共生的动物几乎都属近亲共生。那么,动物界中很多以群居生活的动物都共同的基因,由于他们的利益相同而结合在一起。所以,动物界这种“牺牲自我以利家族”的精神,也正好符合这句格言“基因相同,利益相同”。比如,人类世界的家族观念,亲属关系也利益相同而共生。
当然,依靠基因相同的亲属关系来维持一个群体,那么维持的数量应该是有一个极限的,就像人类最高能够管理160人的家族。然而,我们忽略了人拥有会思考的大脑,能够利用互惠的本能打破这个极限,所以,人类为了扩大这种“牺牲自我以利家族”的精神,帮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虚构出家族称谓,就像电影《教父》中的黑手党家族,中国古代的帮派。
《影响力》的作者西奥迪尼认为,人类的互惠行为也是一种类似的行为学反应:认识的人给你好处,你会想要回报那个人。就算是陌生人给予我们帮助,我们也会本能的产生回报的想法。
那么,人们是如何发挥互惠的作用?
第一,以牙还牙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种互惠模式我们很熟悉,就是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怎么对待别人。 动物间的互动模式基本是零和游戏:一方得到好处,另一方就要遭殃。而动物之所以进化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行为模式,是因为这种行为模式让不同个体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走出零和游戏的困境,使彼此获利。 知恩和报复是隐藏在“以牙还牙”行为模式背后的道德情绪。
人们这种一报还一报的天性使人们衍生出以牙还牙、以恩报恩、以仇报仇的行为模式。有些理论学家猜测:人是不是有一个“交换器官”,专门追踪人们之间的公平对待关系,比如,是否有人欠你钱,或某个时刻你被虐待了等等。 当然,“交换器官”这种用发是一种比喻说法,没有人真的认为在大脑组织里找到一团专管互惠的区域。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正是因为人们的“知恩图报”和“有仇必报”这两种心理,才得以形成超群居性的社会。而这两者也算是不可分开,互相影响的。
第二,用语言造势
书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观点:人类之所以会进化出语言,是因为人要靠语言来说长道短。也就是说,我们喜欢打听别人的事情或八卦消息是天性所谓。有时候,我们修理那些忘恩负义的家伙之前,会在背后说他坏话,搞臭他的名声。一旦人们开始说别人长短,就会出现一场难以控制的比赛,即所有人都会实处浑身解数操控别人,或保护自己,凡此,相当有头脑的人都能够成功。
当然,对于流言这个事物,很多人会认为这不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如果这个社会没有流言,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人说长道短的社会里,那么犯罪杀人是难逃法网的,然而,自私自利、粗俗无礼的人则就肆意妄为,无需为他人伤害而负责人。
所以,流言是我们一项很重要的道德武器。生活在可以说长道短的世界里,我们不仅会感激帮助我们的人,也会憎恨伤害我们的人;甚至陌生人如果粗俗嚣张的行为,也会引起我们的鄙视。
第三,模仿,人际关系的黏合剂
我们心中的大象有很强的的模仿性。当我们和朋友在一起聚会时,我们之间总会出现某些相同的动作。两个人长时间在一起也会染上彼此的一些习性,比如,共同的喜好,不好的小癖好。要不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第四,讨价还价
现在,很多营销措施就是利用我们互惠的本能来做促销活动。比如,打出一个极高的原价,再给出一个很低现价,你在购物时看到这样的促销手段,认为自己没有吃亏。 因此,有推销员给你免费礼物或免费咨询,或做出什么让步时,记得赶快躲开,不要让对方启动你的互惠的本能反应。
如何提升互惠技巧?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人际关系都是互赠礼物、互相问候、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吐露心声等等,都是培养彼此健康关系的重要技巧。
当然,互相吐露心声这一点需要看准时机。对于刚认识双方来说,彼此吐露心声会陷入尴尬的境地,因为你们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深入到亲密交谈的地步。
在很多良好的亲密关系中,互惠之道之所以产生这么好的效果,是因为我们心中的大象有很强的的模仿性,而且,我们更喜欢那些模仿我们的人,也更乐意帮助亲近他们。
王闲之sunshin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章:分裂的自我,使你产生心理冲突
为什么人类总会控制不了自己,老是做出自知会对自己不利的事呢? 作者提到一个例子:在《变形...
-
第2章:是什么令你幸福
本章会分析大象为何这么容易担忧、悲观无望,以及骑象人可以用来对大象进行再训练的三种方法...
-
第3章 互惠
-
第5章:幸福来自何处
第5章:幸福来自何处 这个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到处充满攀比、炫富、冲突,比如最近两...
-
第4章:自以为是
第4章:自以为是 什么是“虚伪”?所谓的“虚伪”就是,伪君子说教在先,虚伪的行为则变成笑...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