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尽是过火尽是癫狂
- 章节名:尽是过火尽是癫狂
- 页码:第22页
追求万花筒般的千变万化,会使影片时刻都增添生气,整体的戏剧形式反而变得次要。港片有时会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令人应接不暇。王晶的《追男仔》(1993)开场不过43秒,便枪战与汽车追逐兼而有之,俊男美女随之更演出身份大反串的连串搞笑戏:有男人跳脱衣舞;有对黑社会的讽刺;也有胡闹的扑克赌局;此外还有角色软弱一面的化身卡通魔鬼、一场歌颂保龄的歌舞、一些迷幻药产生的幻觉、一条会弹高像泰克斯艾弗利(Tex Avery)笔下的领带【泰克斯·艾弗利是好莱坞30至0年代的著名动画家。他参与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卡通人物(如邦尼兔,并大胆地以性和暴力为题材。—译者注】,以及女人把性高潮次数刻记在睡房墙上的一幕。
电影着重惊人的片刻,很自然产生一种“拾荒”美学。香港今天的惊险片随时可见抄袭《虎胆龙威》及《生死时速》(Speed,1994)的场面,甚至连配乐亦照搬如仪徐克的《满汉全席》也抄功夫片手法,饮食题材亦抄台湾片《饮食男女》(1994),烹饪比赛则抄袭日本电视节目,此外还将自己前作《豪门夜宴》(1991,合导)的意念循环再用。大众电影之所以看似厚颜无耻,或多或少是因为太追求精采的时刻,导演往往禁不住挪用那些大家叫好的东西。 他们所以依赖传统做法,也是基于同一道理。这些做法,不好听的就称做公式与俗套,即那些可即时意会,毋须解释甚或可笑的电影手法。但传统做法却是大众电影生命力之所在像西部牛仔可避过横飞的子弹,男女邂逅一定不乏趣事,结局亦往往大团圆。
大众电影的要素,除趣味粗鄙,用画面交代故事外,还提供官能刺激与煽情效果。……鉴于娱乐的东西都偏爱戏剧性,又爱包罗所有吸引人的东西,所以出现有问题的意识和倾向该是意料之中的事。
Tsang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7页 尽是过火尽是癫狂
大众电影始于一盘生意,为的是要定期推出讨好一般大众的制作。那么,大众电影的美学又是什么...
-
第19页 尽是过火尽是癫狂
大众电影的艺术之中,生动的画面与强烈的情感是分不开的。为吸引一般大众,大众艺术都大量贩...
-
第22页 尽是过火尽是癫狂
-
第24页 尽是过火尽是癫狂
港片纵然不像日本娱乐文化那样要么是极暴力要么是看腻人的趣致物事,但两者通常都会觉得长大...
-
第32页 尽是过火尽是癫狂:香港VS好莱坞
最明显的,莫如性格刻画与心理转折。许多影评都捉错用神,其实美国片喜欢讲角色的性格发展。...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