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页
- 页码:第305页
巴赫的核心是时代倒错的,是复古的对位设计与近代理性主体的结合,这融合产生阿多诺所说“音乐主体客体的乌托邦”。因此,在演奏中实现巴赫的作品,包含下列意思:“演奏必须强调音乐质地的全盘丰富,质地的统合是巴赫力量的来源,不可牺牲音乐质地的全盘丰富性去追求一种僵硬而没有机动性的单调,无视于它应该体现的多样性,呈现虚假表面的统一”。古乐器运动有志恢复作曲家时代的原音原味,阿多诺斥之为虚伪,其说当然并非人人认同,但他坚持巴赫富创意、有力量之处不应枉遭浪掷、不应被打发而退到“怨懑与蒙昧主义”的领域,这项坚持绝对中肯;阿多诺并且指出,“真正的”巴赫“诠释”是“对作品的光照相:在感性现象中照见所有特征与交互关系的全体性,并且经由透彻研究乐谱而实现这样的诠释。……乐谱与作品绝非等同之物;浸淫于文本,意思是不断努力掌握文本掩藏之境”。
依此定义,演奏巴赫成为既是论述,又是突显,也就是演奏者淬取巴赫特有的创意,以现代方式加以辩证的重新表述。G大调组曲最后的赋格乐章可为一例,巴赫的创意显示于一种既属炫技,又有知性论述意义的复音写法之中,由古尔德的弹法,可见他对巴赫的创意有神奇的预感,和一种近乎本能的理解。
51人阅读
丛林宜歌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凡是艺术家、制作人和演出者莫不需要观众
唱片公司和音乐厅的经理“卖”古典音乐家,是一门厚利的生意——不过,这势必对演出水准带来...
-
第305页
巴赫是体现“理性地建构的作品”的第一人。——阿多诺《为巴赫辩驳其信徒》
-
第305页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