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三、承认的优位(2)
- 章节名:三、承认的优位(2)
- 页码:第70页
卡维尔萨特萨特二人都得出当说话人在对第二人表达感受之时,第二人并不表现为认知而是表达一种同情共感。
卡维尔继承维特斯根坦的相同点卡维尔和维特斯根坦分歧点在于卡维尔紧密地将“理解他人关于感受之陈述”和“采取承认态度”这一非认知前提相连结,谁若无法采取此种态度,那么他终将无法维持社会关系。
卡维尔和萨特分歧
42人阅读
当年绾发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42页 从卢卡奇到海德格尔与杜威(2)
根据卢卡奇与海德格尔的观点,主体不仅仅只在人际关系中对其他主体有着“挂念”和“共感”,...
-
第59页 三、承认的优位(1)
为了阐明承认先行于认识、共感之行为方式先行于中立地掌握现实。作者离开理论史,认为任何将...
-
第70页 三、承认的优位(2)
-
第81页 四、物化作为对承认的遗忘
倘若此种原初的行为形式真如此深植于人类的生活方式中,那么卢卡奇要如何解释,人竟有可能失...
-
第103页 五、自我物化之概貌
戴维。芬克斯坦提出了“侦探式”自我关系——主体被设想为侦探,而他之所以对自身愿望与感受...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