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史学家
- 章节名:青年史学家
1914年7月13日,布洛赫给亚眠中心的学生做了一次演讲,此演讲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他在演讲中归纳了一些历史学家的信条,这些“指导思想”一直指引着他的人生。历史学家与科学家不同,可怜的他们注定无法认识自己所研究的现象;与他哥哥那样的内科医生也不一样——他们可以直接从事实验,历史学家则只能依赖二手的证词。他如同一名预审法官,只能根据各种各样的证人来重构“现实”。历史批评必须剥离真实、虚假和可能性。 布洛赫认为人类非常懒散,随时都会将各种观点当作事实本身。因此,历史学家要发展出一种批评方法,将其作为一套“永恒的戒律”,与自满、工作过度、疲惫和结果的不确定性等做斗争。面对互相矛盾的证据,批判的精神必须避免做任何判断:“如果你左边的邻居说二二得四,你右边的邻居说二二得五,不要因此而得出结论说二二得四点五。” 如果针对一个特殊的事件,三个证人给出了相似的言辞,那么精明的历史学家就要找出谁是抄袭者。一般来说,原创者与抄袭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一定的表述风格,使用的主动词汇多于被动词汇。绝对的数量并不一定会指向真理,如果十个甚至一千个人坚称北极的海没有冰,那么只需要一个人——皮尔里上将(Admiral Peary)就可以将他们的言论推翻,因为他五年前到过那里。在亚眠大教堂的正面,大天使在得救者和被诅咒者的灵魂之间维持着一种平衡;同样,历史学家也需要两种证人,他不能完全相信或否定任何一方。所有的证据都有瑕疵,有时虚假的证据也会包含有用的细节。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对整体进行解剖——往往是各种美好、有趣的现象,从而去伪存真。正如歌谣中所唱的那样:罗兰(Roland)死于龙塞沃(Roncevaux);但是历史学家必须纠正诗人的错误——他并非被撒拉逊人(Saracens)所杀。 布洛赫指出,人的记忆非常脆弱,也不够完美,是一面遍布污点的镜子,它所照出的图像也会随之变形。人类的智力在不断地运转,像一个渗漏的容器,会丢失它所存储的一些记忆,与事实本身相比,它只能保留很小的一部分。与一件事情持续接触最多的人,往往最不可靠。布洛赫用一些最新的实验表明,我们往往关注重大事件,而忽略了日常生活。医生天天照料病人,能够给出很好的诊断报告,但他们对病房却视而不见。 历史学家只有借助比较的方法,才能在充满错误和矛盾的证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必须将每一个易犯错的证人与尽可能多的证据进行对比,最终才能推导出真理。人们可能会指责历史学家吹毛求疵,用事实摧毁了“诗意的过去”;一些严谨的学者们,也很容易受到谴责。人们依然会为古代诗歌中的细节所感动,虽然它们的时间顺序极为混乱;它们不仅是在伟大、神秘而又动荡的时代发生的美好的故事,同时也是反映历史真实的一面哈哈镜。虽然一些美好的形象可能会被历史批评所玷污,但人们不必为此而遗憾。布洛赫很有信心地说:“批判的精神会为知识分子提供一种方法。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净化它。” 引自 青年史学家
9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