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页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 章节名: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 页码:第704页
主动阅读的核心:在阅读时(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回答。
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光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义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能够以自己的判断来掌握这本书的整体或部分道理与意义,才算真正完成了阅读。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试着去回答问题,这样的过程可以在你的脑海中完成,但有一支笔会更容易做到。
“你必须读出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刘老师说的“学会看见看不见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尝试去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写出言外之意”。
在书上做笔记可以让你:
①保持清醒
②思考(主动阅读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③写下感想,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阅读一本书应该像是你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在书上做笔记,其实就是在表达你跟作者之间相异或相同的观点。
做笔记可采用的方法:
①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②栏外线
③星号或其他符号(慎用,强调最重要)
④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⑤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用Cf(?)记号表示比较或参照的意思)
⑥圈出关键字或句子——同画底线
⑦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记下在阅读时有的问题(或答案),可以帮助你回想你的问题或答案。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用作个人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写下个人索引页后再翻回前面空白页,试着将全书的大纲写出来,试着将全书的整体架构写出,列出基本的大纲与前后篇章秩序。
⑴在检视阅读中 ,要回答的问题是:
①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②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笔记地方:目录页、书名页
这些笔记重点是全书的架构——结构笔记
⑵分析阅读时,所做的笔记不再是跟结构有关而跟概念(作者的观点→出现你自己的观点)有关——概念笔记
⑶主题阅读时,辩证笔记:针对一场讨论(有许多作者共同参与)情境的笔记。就一个单一主题,把所有相关的概述和疑问顺序而列
培养阅读的习惯——不断地运作练习
Fishhhhhh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513页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有两种: 1.系统性的略读或粗读。 目标: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读;略读还能告诉你关于这本...
-
第704页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
第883页 分析阅读(六七章)
分析阅读 责任:找出书的骨架 三个规则 ⑴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虚构or论说性?用什么方法...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