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时间管理
岁月如歌
读过 5分钟商学院•个人篇
具备了“习惯和素养”,就算是一个过了试用期的“正式职场人”了。
但是要做一个“专业”的职业人士,还要具备一些基础的能力:时间管理、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逻辑思维。
1.时间成本
学过财务的人,都知道货币的时间价值。我们也应该学会计算自己的时间价值。
你可以用“机会成本”来测算自己的时间成本。
不过我不认同本章节的计算案例。
2.GTD
遗忘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戴维艾伦:那就给大脑外接一个“移动硬盘”。 《搞定》:Get Things Done 第一步,收集。 第二步,处理。 第三步,回顾。 随时回顾、每天回顾、每周回顾。 引自第81页 我还在尝试建立自己的体系。暂时在应用文中提到的“删除-归档-将来-可能-等待-下一步行动-项目”的模式。每个人都应该总结适用自己的模式。
3.猴子理论
“你觉得呢?”这个回答是一个神句,作为管理者,都应该对着镜子多练习几遍。 引自第86页 组织中最基本的原则是“责权利心法”。 引自第88页 4.三八理论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其实主要是由第三个8小时造成的。 引自第90页 以前有个老师讲过,每晚7-9时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第一,找到不被打扰的时间。
8小时之外,我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是早上一小时;次之的话,是晚上可能有一小时。
第二,分清“交易、消费和投资”。
时间有三重特性:交易、消费和投资。上班是交易,看剧是消费,读书是投资。
第三,持之以恒,日拱一卒。
5.番茄工作法
人脑每一次切换任务,都有可观的时间成本。 引自第94页 我认为,一项任务的工作时间最好控制在2h。时间太短,切换成本太高;时间太长,容易头脑僵化。
把切换当成放松的一种方式。
番茄工作法的25+5s也符合30s的时间颗粒度原则。
处理杂事,用小番茄;在写作上,用大番茄。 引自第97页 总结:
“时间成本”是在讲WHY-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也是在讲,如何做与时间有关的决策。
“GTD”是讲,如何记住重要的事。
“猴子理论”是说,如何管理下属占用自己的时间。
“三八原则”,如何利用空余时间。
“番茄钟”,提高工作效率。
岁月如歌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高效能人士的习惯
我大致是这么来理解这个框架的: 第一篇讲的是“基础”,职场人需要具备的基本“职业化”习惯...
-
第二章 高效能认识的素养
这一章的主题可以理解为“职业化”。 什么是素养?我认为素养是一种礼仪,是个人的工作细节。...
-
第三章 时间管理
-
第四章 学习能力
1. 幸存者偏见 看不见的弹痕最致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向成功者学习。 我们要研...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