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第二 28
音乐有声,绘画有形,形式纯粹,倚重单向度的视觉听觉,诗却有声有色,既有音韵,又有意象和词藻,还有词和句子的质感。所以,我们读一首诗,涵咏意义的同时,还要体会节奏和旋律,感受形式和色彩,以至于触摸词和句的质地是柔和还是糙硬。 古人说,“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一首诗就是不同艺术元素的综合,是多种异质冲动的调和。我们品诗时,每一种感官都对应着一个成分,分别调动视、听、嗅、触各种感官,最后以舌头来统摄,将如此复杂的感觉,用转喻的方式,归结到味觉上来。比如,王安石的绝句《南浦》中有两句诗是修辞精绝的名句: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一幅春景图,只见“鳞鳞”水纹自下而上,“袅袅”柳姿自上而下,而且“鹅黄”“鸭绿”的明媚中,又隐含着“鳞鳞”的鱼字旁和“袅袅”的鸟字头。两句诗其实不写鹅鸭鱼鸟而鹅鸭鱼鸟宛然在焉,我们内在的视觉也定然有鱼在泼剌,鸟在翻飞。两句诗的声律本来已经有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和谐了,“鳞鳞”和“袅袅”两个联绵词又演漾着撩人春困般的意绪,听觉上一片娇软。就触觉而言,“含”字温润,“弄”字亵昵,水纹密致,柳条纤柔,轻抚上去真是细腻软滑之至。这晚唐风味的婉丽诗句,沁人心脾,味觉上竟有点甜丝丝的。
音乐有声,绘画有形,形式纯粹,倚重单向度的视觉听觉,诗却有声有色,既有音韵,又有意象和词藻,还有词和句子的质感。所以,我们读一首诗,涵咏意义的同时,还要体会节奏和旋律,感受形式和色彩,以至于触摸词和句的质地是柔和还是糙硬。 古人说,“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一首诗就是不同艺术元素的综合,是多种异质冲动的调和。我们品诗时,每一种感官都对应着一个成分,分别调动视、听、嗅、触各种感官,最后以舌头来统摄,将如此复杂的感觉,用转喻的方式,归结到味觉上来。比如,王安石的绝句《南浦》中有两句诗是修辞精绝的名句: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一幅春景图,只见“鳞鳞”水纹自下而上,“袅袅”柳姿自上而下,而且“鹅黄”“鸭绿”的明媚中,又隐含着“鳞鳞”的鱼字旁和“袅袅”的鸟字头。两句诗其实不写鹅鸭鱼鸟而鹅鸭鱼鸟宛然在焉,我们内在的视觉也定然有鱼在泼剌,鸟在翻飞。两句诗的声律本来已经有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和谐了,“鳞鳞”和“袅袅”两个联绵词又演漾着撩人春困般的意绪,听觉上一片娇软。就触觉而言,“含”字温润,“弄”字亵昵,水纹密致,柳条纤柔,轻抚上去真是细腻软滑之至。这晚唐风味的婉丽诗句,沁人心脾,味觉上竟有点甜丝丝的。 引自 滋味第二 28
5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