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傳奇的本事/174-176頁/179頁
從故鄉小山城青年人的出路,談到整個國家民族性及文化應改變的方向,誰説沈從文是舊的?
得到這個消息時,我想起我生長那個小小山城兩世紀以來的種種過去。因武力武器在手而如何形成一種自組自持情緒,情緒擴張,頭腦即如何逐漸失去應有作用,因此給人同時也給本身帶來苦難。想起整個國家近三十年來的苦難,也無不由此而起。在社會變遷中,我那家鄉和其他地方青年的生和死。因這生死交替於每一片土地上流的無辜的血,這血淚更如何增加了明日進步舉足的困難。我想起這個社會背景發展中對青年一代所形成的情緒、願望和動力,既缺少真正偉大思想家的引導與歸納,許多人活力充沛而常常不知如何有效發揮,結果便終不免依然一個個消耗結束於近乎周期性悲劇宿命中。任何社會重造品性重鑄的努力設計,對目前情勢言,甚至於對今後半世紀言,都若無益白費。而近於宿命的悲劇,卻從萬千掙扎求生善良本意中,做成整個民族情感凝固大規模的集團消耗,或變相自殺。直到走至盡頭,才可望得到一種真正的新的開始。 我也想到由於一種偶然機會,少數游離於這個共同趨勢以外惡性循環以外,由此產生的各種形式的衍化物。我和這一位年紀輕輕的木刻藝術家,恰可代表一個小地方的另一種情形:相同處是處理生命的方式,和地方積習已完全游離,而出於地方性的熱情和幻念,卻正猶十分旺盛,因之結合成種種少安定性的發展。但是我依然不免受另外一種地方性的局限束縛,和陰晴不定的“時代”風氣儼若格格不入。即因此,將不免如其他鄉人似異實同的命運,或早或遲必僵仆於另外一種戰場上,接受同一悲劇性結局。至於這個更新的年輕的衍化物,從他的通信上,和作品自刻像一個小幅上,仿佛也即可看到一種命定的趨勢,由強執、自信、有意的阻隔及永遠的天真,共同作成一種無可避免悲劇性的將來。至於生活上的敗北,尤其小焉者。 ...... 在人類文化史的進步意義上,一個真正的偉人巨匠,所有努力掙扎的方式,照例和流俗的趣味及所懸望的目標,縂不易完全一致。一個偉大藝術家或思想家的手和心,既比現實政治家更深刻并無偏見和成見的接觸世界,因此它的產生和存在,有時若與某種隨時變動的思潮要求,表面或相異或游離,都極其自然。它的偉大的存在,即於政治、宗教以外,極有可能更易形成一種人類思想感情進步意義和相對永久性。雖然兩者真正的偉大處,基本上也同樣需要“正直”和“誠實”,而藝術更需要“無私”,比過去宗教現代政治更無私! 必對人生有種深刻的悲憫,無所不至的愛!而對工作又不缺少持久狂熱和虔敬,方能夠忘我與無私!宗教和政治都要求人類公平與和平,兩者所用方式,卻帶來過封建性無數戰爭,尤以兩者新的混合所形成的偏執情緒和強大武力,這種戰爭的完全結束更無希望。過去藝術必需宗教和政治的實力扶持,方能和人民對面,因之當前慾掙扎於政治點綴性外,亦若不可能。然而明日的藝術,卻必將帶來一個更新的莊嚴課題。將宗教政治充滿封建意識形成的“強迫”“統治”“專橫”“陰狠”種種不健全情緒,加以完全的净化廓清,而成爲一種更強有力的光明健康人生觀的基礎。這也就是一種“戰爭”,有個完全不同的含意。唯有真的勇士,敢於從使人民無辜流血以外,不斷有所尋覓探索,不斷積纍經驗和發現,來培養愛與合作種子使之生根發芽,企圖實現在人與人間建設一種嶄新的關係,謀取人類真正和平與公正的藝術工作者,方能擔當這個艱巨重任。這種戰爭不是,猶待起始,事實上隨同歷史發展,已進行了許多年。試看看世界上一切科學家沈默工作的建設成就和其他方式所形成的破壞狀況,加以比較,就可知在中國建立一種更新的文化觀和人生觀,一個青年藝術家可能做的永久性工作,將從何努力著手。 引自 一个传奇的本事
57人阅读
稚趣君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這些憂鬱的碎屑/99頁
更早些年住在另一套較小的房子的時候,英國BBC的《龍的心》電視專輯攝製組訪問過他。他精神好...
-
一個傳奇的本事/166-168頁
短短三段寫了一個家庭簡單的一生,簡練、優美,悲悯。 照情形說來,這正是抗戰以來,一個小地...
-
一個傳奇的本事/174-176頁/179頁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