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女性,婚育,理想国的本体论,知识与意见)
不正义就是三个部分的不和
美德(正义)只有一种,邪恶(不正义)却有无数种
理想国对妇女的态度:
我们除了把母的警犬看作较弱者,公的看作较强者以外,应当一切工作大家同干 引自 第五卷 (449—480) -> 故男女应受到同等的教育
问题:理想国建立的前提是每个人依照自己不同的禀赋来做不同的事情,而男女既然有天生的差异,那为何要做同样的事情呢?
回答:一定要先弄清楚,“禀赋”是什么意思,禀赋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差异,而只涉及到不同行业的差异
如果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发现男性或女性更加适宜于某一种职业,我们就可以把某一种职业分配给男性或女性。但是,如果我们发现两性之间,唯一的区别不过是生理上的区别,阴性受精生子,阳性放精生子,我们不能据此就得出结论说,男女之间应有我们所讲那种职业上的区别;我们还是相信,我们的护卫者和他们的妻子应该担任同样的职业为是。 引自 第五卷 (449—480) 男女都在不同的行当上有不同的禀赋,只是在某些行当上,男人强些,在另一些行当上,女人强些
-> 因此那些善战的女人也该和善战的男人一样受到同等的教育,保家卫国之时,女兵们承担更轻一些的职责,男兵们承担更重一些的职责
理想国的婚育制度:女人归男人共有,没有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父母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谁
-> 只有强者男人和强者女人才能进行婚配并合法生育,弱者不配,弱者的孩子都是该被抛弃的私生子
-> 尽量地给“品种好”的男人们分配优秀女人,“品种低”的下民不配拥有女人,同时,为了让国家“繁荣兴盛”不出内讧,弱者们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弱者们只会以为自己是因为运气不好才没有女人,“善意的谎言”
理想国的婚育制度是“至善”的:
-> 对国家来说,团结统一就是至善的,全体公民同甘共苦,国家就像一个人一样
-> 所以共有的女人和儿童正能催化这种“同甘共苦”
理想国正如绝对的“正义”一样,是一种“标准”和“本身”,只能尽力去接近,却不真实存在
接近理想国的第一要旨:让哲学家称王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地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否则的话,我亲爱的格劳孔,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是海客谈瀛,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 引自 第五卷 (449—480) -> 哲学家爱智慧,而爱智慧即是爱一切智慧,正如爱一个人就是爱一个人的全部
-> 真正的哲学家是凝视真理的人,而不会只出于好奇,去看看去听听,去试试
-> 哲学家是能认识到美本身的人,与那些只能认识美的色调、美的形状之人,是对立的
-> 那些只能从物上感受到美的人活在梦里,而只有能直接认识美本身的哲学家,才是清醒的
-> 哲学家具有“知识”,他能直接认识到事物本身的存在,故他们是爱智者,他们爱事物的全部
-> 那些只能从物上感受到美的人对事物只有“意见”,而没有“知识”,此种“意见”位于绝对明朗的存在和绝对阴暗的非存在之间,被耳目之官能所理解
一般人关于美的东西以及其他东西的平常看法,游动于绝对存在和绝对不存在之间。 引自 第五卷 (449—480)
以明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卷(诗该怎么写,音乐该怎么做,如何行医,如何执法,如何教育)
理想国里不该有“死亡”,“尸首”的字眼,因为不能让城邦的护卫者怕死 -> 城邦的护卫者们...
-
第四卷(理想国的四个特质,从国家的正义到个人的正义)
理想国的护卫者没有私人财产 理想国的护卫者没有私人房产 理想国的护卫者吃定量公粮 国民之中...
-
第五卷(女性,婚育,理想国的本体论,知识与意见)
-
第六卷(哲学家是什么,哲学家如何治国,善是什么,可知与可感)
让我们一致认为这一点是哲学家天性方面的东西吧:即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
-
第七卷(洞穴论,辩证法,如何学习辩证法)
“洞穴”喻: -> 洞穴内的世界:可感世界 -> 洞穴外的世界:可知世界,太阳就是善本身...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