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在学校,如果口渴了也只能站在手压水泵边等其他人来。如果碰了水泵,可就出事儿了。男生肯定会揍我,老师们也会因为触碰水泵而惩罚我。 引自 一 每当有婚礼,客人或者迎亲队吃饭的时候,清道夫们就拿着大筐蹲坐在门口。迎亲的人吃完饭后,清道夫们用这些筐把盛有剩饭的叶盘带回家,再把那些剩饭倒在一块儿。如果盘子上还有些许吃剩的油饼碎块、少许甜食,或是零星蔬菜,那么就足以让人高兴地咧嘴酣笑了。这些剩饭就在“吧唧吧唧”的响声中被津津有味地吃了下去。若是哪个迎亲人的盘子中没剩多少吃的,就会被被指责说,“迎亲队来了个饿鬼,估计啥也没吃过,吃得可真是一干二净。”这种情况下,老人们常常会想起之前的某个迎亲队,亢奋地讲道,“哪个迎亲队剩下这么多,够吃好几个月嘞!” 引自 一 即便是口渴了也不能用杯子接水喝。只能双手握在一起捧着水喝。给水喝的仆人也把水举得老高。我们是绝对不能用手碰杯子的。 引自 一 “我们从来不给清道夫和查玛尔洗衣服、熨衣服。如果我给你熨了衣服,那德伽人就不会让我们洗衣服了。我们就吃不上饭了……”他明确地回答道。他的答复让我感到绝望。 引自 一 有一次,在学校,老师给我们讲德罗纳大师的故事。德罗纳大师曾用面粉加水当作牛奶喂给饿着肚子的马嘶。老师讲到这里,情绪几近失控。听到德罗纳这般贫苦的境遇,全班同学都“哎——哎——”地叹息不已。《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毗耶娑为了说明德罗纳的贫苦而写下了这则故事。 我站起来,放肆地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马嘶喝不上牛奶,喝面汤,而我们只能喝米汤。但为什么从来没有一部史诗提到我们?为什么从来没有一位大诗人为我们的生活哪怕写下一个字?” [...] “清道夫家的,你竟敢拿自己和德罗纳大师比……看好了,我来给你在身上写上一部史诗……”他用棍子在我背上噼里啪啦创作了史诗。 引自 二 那些高呼民主口号的人利用国家机器来冷却血管中奔涌的鲜血,就好像我们并不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一样。软弱的人、无助的人就这样被压迫了数千年。有多少天才成为了这种骗局和谎言的受害者,他们被无情地抹去,却无从知晓! 引自 八 他突然抛出一个问题,“啥种姓的?” 我回答道:“清道夫种姓。” 他们俩异口同声地说道:“清道夫?”老人从床下抽出一根棍子重重地打在毗库拉姆的背上。他下手很重。毗库拉姆痛苦地叫出声来。 下流的脏话像暴雨一样从老人的口中奔涌而出。他的双眼变得十分可怕。恶魔降临在了他瘦弱的身躯中。我们居然有胆像模像样地坐下来用他家的餐具用餐,居然还胆敢坐在床上,这在他看来就是犯罪! 引自 十一 她把饼拿得高高地,然后扔到我手上,生怕碰到我的手。这种方式对我来说是一种侮辱。我把那些饼扔在她面前,就冲家的方向跑了。 引自 十二 在作者一栏只印了“翁普拉卡什”,没有加上姓氏。同时刊载的编者寄语说“我们不会给名字加上‘标识种姓’的姓氏”,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消除种姓主义。 引自 三十一 “种姓”是印度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出生的那一刻,“种姓”就决定了个人的命运。个人无法掌控出生。如果可以的话,我为什么要出生在清道夫家中呢?那些所谓的这个国家伟大文化财富的旗手们难道是自己选择了出生的家庭吗?当然,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一定会搬出许多教法经典来。那些教法经典绝不会支持平等、自由,只会一味树立封建的观念。 各种各样的谎言被编造出来——英雄气概也好,理想楷模也好。但说到底结果怎么样呢?整个社会落入了失败、绝望、贫穷、狭隘、坐井观天、宗教僵化、祭司主义的魔爪之中,纠结于宗教仪式,被分割成了一块块,时而被希腊人,时而被塞种人击败。时而被嚈哒人,时而被阿富汗人,时而被莫卧儿人,时而被法兰西人和英格兰人击败。即便如此,他们还一直以自己英武和高贵的名义痛打那些软弱无助的可怜人,烧人屋舍、侮辱女子、玩弄她们的名誉。他们沉浸在自吹自擂中,却对真相绝口不提,从不在历史当中汲取教训,就这样,他们还梦想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呢? 引自 三十一
102人阅读
三周華不注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摘
-
英文版译后记 追忆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
瓦尔密齐接着又谈到了罗摩金德尔·修格勒的代表作《印地语文学史》,指出这本权威著作如何关...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