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5 元小说
Chapter 15 关于小说的小说
p195
因为小说不是长在花园里的。它们是人造的事物,而它们的制造者,通过阅读大量其他小说,才获得写作的诀窍。你不可能读遍那些小说后,拿起鹅毛笔,却突然忘了你曾经读过一本小说。所以这里是(你知道轮到它出场了)“拥挤书桌法则”:当一个小说家坐下来开始写一部小说时,还有上千个其他作家与他共处一室。这还是最少的。甚至还有她从未读过的作家们也在场。但这真让人发疯,或至少令人极为头痛。
p198
元虚构小说到底什么样?嗯,它有很多种样子。
部分是对经典故事的重写:
●约翰·巴斯的《烟草经纪人》(1960,18世纪同名诗歌)
●瓦莱丽·马丁的《致命化身》(1990,《化身博士》)
●约翰·加德纳的《格伦德尔》(1971,《贝奥武甫》)
●朱利安·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1984,《一颗质朴的心》和《包法利夫人》)
●简·里斯的《藻海无边》(1966,《简·爱》)
●简·斯迈利的《一千英亩》(1991,《李尔王》)和《山中十日》(2007,薄伽丘《十日谈》)
还有对早期或者其他形式的重构:
●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1969,维多利亚小说),《想入非非》(1985年,18世纪原始文件汇编,在此是私人法律诉讼)
●巴斯的《信》(1979,18世纪书信体小说),《水手大人的最后一次航行》(1991,《一千零一夜》)
●艾丽丝·默多克的《独角兽》(1963,哥特式小说)
●蒂姆·奥布莱恩的《追寻卡西艾托》(1978,海明威和《爱丽丝漫游奇境》——想一想其中的联系)
●T. C.博伊尔的《水上音乐》(1982,18世纪冒险小说和流浪汉小说的混合体)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1962,叙事诗和诗歌注释)
有些是错综复杂的形式游戏,就像《项狄传》那样:
●福尔斯的《巫术师》或《收藏家》。小说在互相冲突的叙事中,质疑叙事的可信度或真实性这一概念。
●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小说里插入了许多不同风格小说的开篇,探索了流行小说的世界。或者像《看不见的城市》,其中,马可·波罗似乎来到了大可汗宫廷,清楚描述了他途经的神话般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城市。又或者,就此可列上卡尔维诺的所有小说。
●默多克的《黑王子》。就像福尔斯的《收藏家》一样,这部小说借小说主角的主要叙述和其他角色的评论,提供了对事件的不同认识和互相对立的说法,由此探索了主观感受。
它们有趣、令人困惑、着迷,有时候又令人恼怒,但总是鲜活而新颖。元小说的目的之一,就是庞德所说的“保持常新”,因为……
你能做任何事情。只要一个作者能想象到,她就能写下来。没有任何规则说,你只能做到这个高度,只能将真相展开到此,或只能出格这一点。
我们读者有时候太当真了。我认为必须给我们的作者一点自由。让他们胡闹、开玩笑、哄骗我们、给我们使绊子。小说不就是嬉戏吗?与所有那些非虚构体裁——曝光文章、宣传手册、布道文、演说词、实验报告、新闻报道、传记、历史,还有,对,文学论文——不同,小说摆脱现实的羁绊,给人愉悦,而想象力除了自身,没有任何束缚。最棒的是,它还邀请我们加入游戏。我们忘了我们需要自担风险。
也许,当这类作家式狂欢出现在我们的流行文化中时,我们很少会看不惯,其实,我们应该像对待兔八哥和达菲鸭那样,对安吉拉·卡特感到同样的愉悦。当作者玩这些元虚构游戏时,他们只是在邀请我们进入他们的世界一起游玩。至少从菲利普·锡德尼爵士开始,作者们就一直在告诉我们,文学的目的是教化和愉悦。关于小说的小说能够告诉很多关于我们自己的心理,我们对故事的期待,对了,也告诉我们小说的本质。再说了,它实在很有趣。
阿麻瓜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Chapter 13 意识流
Chapter 13 淹没在意识流中 p175 这就是“意识流叙事法则”:对意识的所有表达都是任意的,是...
-
Chapter 14 人物的欲望
Chapter 14 黛西家码头上的灯 p177 要理解布拉斯韦特——哈克、杰克或者爱玛——我们不需要知...
-
Chapter 15 元小说
-
Chapter 16 小说灵感/素材
Chapter 16 旧瓶装新酒 p202 为什么是这个灵感,而不是那个?是什么让这个灵感比其他灵感更适...
-
【课间休息】文本在进行一场永不停息的交流/互文
【课间休息】用耳朵来阅读 p224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关键词“互文性”。 这个词跟文本如...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