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不平等的社会意涵已经发生变化,但这不曾引起社会分层研究的注意。所有富裕的西方工业国都经历了个体化进程。虽然这一过程还在进行,但持久的不平等却把它隐藏了起来。准确的说,某些特定的历史发展催生了个体化。这些发展打断了历史的联系性体验;人们因此而失去了传统的支持网络,不得不依靠自身、依靠自己的个体(劳动力市场)命运,包括其中面临的风险、机会与矛盾。 个体化进程是不断变化的,这使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解释难免具有暧昧性。经验取向的分层研究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可能察觉不到其中的显著变化,毕竟收入不平等、分工结构、雇佣劳动的基本决定要素等方面鲜有变化。与此同时,人们对(韦伯意义上的)“社会阶级”对依附却减弱了。阶级现在已经很难再影响人们的行动。人们也在培育趋向于个体化的生活方式。为了在经济上求生存,如今个体不得不让自己成为规划和引导生活的中心。 引自 第三章 超越地位与阶级?
5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