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的誕生/177
1942年,黨、軍隊、政治保衛機構,都在毛澤東的強有利的領導之下。在經歷了長期的革命鬥爭,尤其在1935年遵義會議的毛澤東進入黨的領導核心層之後,他的政治智慧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他既有頑強的革命意志,又有敢於突破常規的膽略。毛澤東是黨内最有原創性的思想家,但他又不是從莫斯科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走出了的“書院型”思想家,在進行複雜的革命鬥爭,在結局黨内矛盾,落實、貫徹他的革命策略思想方面,毛澤東的所有思考都具有高度的現實政治性。與此同時,他的政治領導才能和領導風格又是極其強勢的,換言之,毛澤東在是一個傑出思想家的同時,還是一個極其成熟的政治家,他擁有巨大的政治才幹,來實現他的政治理想。 ...... 與斯大林以肉體消滅為主的黨内鬥爭的模式相區別,毛澤東領導的整風強調以思想學習來推動思想和政治態度的轉變,和斯大林相比,毛澤東更善於交替使用“教育”與“外力推動”兩種方法。毛澤東進行黨内鬥爭方法的多樣化,不僅説明毛澤東的思想和政治對噴的高超,更主要是因為40年代毛澤東的政治目的與斯大林完全不同。斯大林是蘇共執政的條件下,為強化自己的領袖地位而施用專政力量,毛澤東政治上的首要目標是清楚黨的領導層中的教條宗派力量,轉換全黨的俄化的精神氣質,確立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進而爭取抗戰勝利後取代國民黨,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在中共尚未在全國執政的條件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將黨内的思想鬥爭控制在一定範圍内,而主要依靠自己的路綫、方針乃至作風及風格來吸引、教育廣大黨員和群衆。其次,訴諸教育手段也是中國儒家傳統的基本範式,它具有易於被人接受的親和性。借用中國傳統的若干概念和方法,再融之以列寧主義的内容,基本可以達到轉換人的思想意識的目標,從而避免了單純使用強力手段可能給黨帶來的損害。正是基本這種考慮,發動權當思想改造——學習毛澤東的論述和經毛澤東審定編輯的有關文件,才成為爭鋒初期的中心任務。 ...... 整風運動中創造出的"和風細雨"和"急風暴雨"顯示了毛澤東的政治運作兩個層面的互動聯係和它們之間的張力,它又和毛澤東的革命政治的兩個層面,即毛澤東的革命的崇高的理想性層面和革命現實政治運作層面,這兩者之間所存在著互爲關聯的緊密關係。毛澤東的革命政治有其兩翼:以革命的終極理想作為革命的精神動力;用强有力的政治手段來落實革命理想。毛澤東的革命的崇高的理想給共產黨員提供了革命和人生的全部價值和意義,成為共產黨員革命奮鬥、不懼犧牲、前赴後繼的巨大動力來源,更是共產黨的安身立命之本。可是如果當革命進行的某些特別階段,例如,在戰時狀態下因對敵情過度估計而對黨内同志使用了非正規性的政治手段,致使有可能損害到革命的“正當性”的時候,毛澤東的革命的崇高理想層面就發揮出强有力解釋功能,被委屈的同志就可從革命理想的崇高性那裏獲得對非正規性的政治手段運用之“正當性”的解釋。上述兩者之間的互補性的關係,就真實體現在整風運動的“和風細雨”和“急風暴雨”的兩個階段。 ...... 從此,“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產黨走”,成為延安共產黨員最重要的革命信念。“毛主席指向哪裏,我們就衝到哪裏”,毛澤東成為革命理想、革命道德、革命勝利的人格化身。這種情況決定性的影響到1949年后的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發展,其正面作用是在新中國建立後促成了民族獨立國家地位的新確立,推動了人民大衆對社會主義新國家的政治認同等等。但是,隨著毛澤東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道路上陷入空想的迷霧,戰爭年代某些特定條件下形成的經驗被神聖化,且被不斷複製並推向極端,也給國家的發展帶來嚴重的消極影響,考其淵源,則無不和對延安整風運動的理解有關。 引自 “新人”的诞生/177
65人阅读
稚趣君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孫科的憲政理念及其限度/124
國民黨統治崩潰的思想原因。 孫科的失敗證明,新傳統主義不能引導中國走向現代化。1928年後,...
-
抗戰時期根據地的教育/166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創造了一個新的宏大的革命話語系統,它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將民族主義、愛國...
-
"新人"的誕生/177
-
在革命詞語的高地上/212
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延安,是一個典型的革命社會,也是一個高度意識形態化,充滿著意識形態符...
-
能不説丁玲?/259
說丁玲也是說所謂不同知識分子殊途同歸的命運。 最高領袖對丁玲的反感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
> 查看全部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