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余曰:“《国策》《南华》取其灵快,匡衡[4]、刘向取其雅健,史迁、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浑,柳州取其峭,庐陵取其宕,三苏取其辩,他若贾、董[5]策对,庾、徐[6]骈体,陆贽[7]奏议,取资[8]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
◆ 前言
沈复 (1763年—1832年),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杰出的文学家。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出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十九岁入幕,此后四十余年流转于全国各地。后到苏州从事酒业。
>> 沈复
浮生,典故名,典出《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解释】空虚不实的人生:浮生若梦。指人生。
>> 浮生
>> 小红楼梦
◆ 卷一 闺房记乐
我之所以写文,写东西就是觉得人来世上一辈子应该留下点东西,无论写得好歹,即便只能聊以自慰,但晚年回首自己写的东西也该没有遗憾了吧!
>> 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 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 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惟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父母居住的正房。
>> 堂上
执笔。谓书写或作文。
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伊昔龆齓,实爱斯文,援纸握管,会性通神。”
>> 握管
>> 握管
>> 共挪[10]二十五金。
>> 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
>> 呜呼!芸一女流,具男子之襟怀才识。归吾门后,余日奔走衣食,中馈缺乏,芸能纤悉不介意。及余家居,惟以文字相辩析而已。卒之疾病颠连,赍恨[8]以没,谁致之耶?余有负闺中良友,又何可胜道哉?!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
所以保持恭谨心有其合理处,戏言戏语久了便生轻薄之心。然最重要的乃是恭敬心,否则虚形式亦无益。
>> 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
>> 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
一问一答,夫妻情趣陡生。其中可见陈芸的机智,无怪乎沈复如此爱怜伊。后世夫妻多可借鉴学习。
>> 余曰:“卿何远君子而近小人?”芸曰:“我笑君子爱小人耳。”
>> 余曰:“卿何远君子而近小人?”芸曰:“我笑君子爱小人耳。”
《天龙》里,萧峰和阿朱相约除掉大恶人以后,要避居塞上,与牛羊相伴终老,不幸萧峰失手打死了假扮段正淳的阿朱,致使盟约成空。
怕只怕,当年许的心愿已达成,但却不是你我二人。
>> 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余深然之。今即得有境地,而知己沦亡,可胜浩叹!
>> 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余深然之。今即得有境地,而知己沦亡,可胜浩叹!
《怜香伴》又名《美人香》。清代戏曲家李渔的1651年 写的第一部传奇集《笠翁十种曲》其中一篇,讲述了崔笺云与曹语花两名女子以诗文相会,互生倾慕,两人想方设法争取长相厮守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题材是男权社会下女子之间的恋情,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男性对于女同性恋是持赞赏态度的(这也是男权社会的一种体现)。
>> 怜香伴
>> 怜香伴
◆ 卷评
>> 林语堂阅读过《浮生六记》后,说芸娘是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 屠门
>> 少不入广
◆ 卷二 闲情记趣
>> 从此誓不植兰
>> 以芸惜枝怜叶,不忍畅剪,故难成树。其他盆玩皆然。
锦灰堆又名八破图,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之一,以画残破的文物片段堆栈构成画面,包括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方式。起于元,盛于清末。郑达甫先生被公认为此领域的唯一能手。
>> 锦灰堆
>> 锦灰堆
最无法接受欢悦事后只剩下怀念,人不在,事物皆非,怎堪回首?
>> 今则天各一方,风流云散,兼之玉碎香埋,不堪回首矣!非所谓“当日浑闲事,而今尽可怜”者乎!
>> 今则天各一方,风流云散,兼之玉碎香埋,不堪回首矣!非所谓“当日浑闲事,而今尽可怜”者乎!
◆ 卷三 坎坷记愁
古代婆媳关系极其微妙,皆因婆媳长期同处屋檐下,且由于天性,婆婆多吃儿子的醋,故有苦媳妇之说。芸娘深知此,故宁受责骂也不道明真相。可怜!
>> 宁受责于翁,勿失欢于姑也
>> 宁受责于翁,勿失欢于姑也
哈哈哈,真是一字窥探其心。妙哉文学。
>> 共挪[10]二十五金。
>> 童熄
到底是芸娘,在如此困境之中依然能谈笑风生。然而,这话是笑中带泪,或是泪中带笑。
>> 芸强颜笑曰:“昔一粥而聚,今一粥而散,若作传奇,可名《吃粥记》矣。
>> 芸强颜笑曰:“昔一粥而聚,今一粥而散,若作传奇,可名《吃粥记》矣。
芸娘应是世间最幸福的女子,生前与沈复恩爱两不疑,身后夫为其留下感人肺腑流传千古的文字,世间女子庶几如此?
>> 呜呼!芸一女流,具男子之襟怀才识。归吾门后,余日奔走衣食,中馈缺乏,芸能纤悉不介意。及余家居,惟以文字相辩析而已。卒之疾病颠连,赍恨[8]以没,谁致之耶?余有负闺中良友,又何可胜道哉?!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
儿女面前永远保持着端庄面容,节制自己的感情,如果连父母都先失态,那子女如何是好?
>> 芸始放声痛哭。是行也,其母子已成永诀矣!
>> 芸始放声痛哭。是行也,其母子已成永诀矣!
芸娘生活中处处体现幽默。
>> 芸谓华夫人曰:“今日真如渔父入桃源矣。”
>> 芸谓华夫人曰:“今日真如渔父入桃源矣。”
沈复一书生,又是衣冠之家,平时生活衣食无忧,只知道诗酒书画琴棋罢了,十金之事如何记在心里?家道如此,实有其理。
>> 君忆之耶?”余曰:“忘之矣。”
>> 君忆之耶?”余曰:“忘之矣。”
所谓“浮生”即沉沉浮浮的一生,浮生若梦。人生本就充满变数,如梦幻泡影。今日富贵命,他日潦倒人。因此,不必过于执着迷恋所拥有的富贵生活,也不因自身地位高而为所欲为。谁知今后会如何?若非王熙凤当初积德行善于刘姥姥,那其女已被卖至异邦。多行善,少作恶,其实也是对自己好。
>> 盖余幕泰州时有曹姓,本微贱,一女有姿色,已许婿家,有势力者放债谋其女,致涉讼。余从中调护,仍归所许。曹即投入公们为隶,叩首作谢,故识之。余告以投亲遇雪之由,曹曰:“明日天晴,我当顺途相送。”出钱沽酒,备极款洽。
>> 盖余幕泰州时有曹姓,本微贱,一女有姿色,已许婿家,有势力者放债谋其女,致涉讼。余从中调护,仍归所许。曹即投入公们为隶,叩首作谢,故识之。余告以投亲遇雪之由,曹曰:“明日天晴,我当顺途相送。”出钱沽酒,备极款洽。
读之令人潸然,心有戚戚。
>> 儿女之事粗能了了,但分离至此,令人终觉惨伤耳。
>> 儿女之事粗能了了,但分离至此,令人终觉惨伤耳。
贫贱夫妻百事哀,然芸娘如此之贤,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 芸始犹百计代余筹画,强颜慰藉,未尝稍涉怨尤。
>> 芸始犹百计代余筹画,强颜慰藉,未尝稍涉怨尤。
大学上学,父母希望归家、上学坐卧铺,为安其心,告知已买卧铺,实则为省钱坐硬座,适逢春运或连座也无,只有站票,但归家心切亦强忍之,仍告知坐卧铺。
>> 时已薪水不继,余佯为雇骡以安其心,实则囊饼徒步,且食且行。
>> 时已薪水不继,余佯为雇骡以安其心,实则囊饼徒步,且食且行。
这话应沈复来说啊!
>> 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
>> 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
>> 因又呜咽而言曰:“人生百年,终归一死。今中道相离,忽焉长别,不能终奉箕帚,目睹逢森娶妇,此心实觉耿耿。”言已,泪落如豆。
>> 愿君另续德容兼备者,以奉双亲,抚我遗子,妾亦瞑目矣。
文字的力量如此伟大,几百年后,虽无相似经历,读之不免唏嘘,可见当事人之悲痛之深。
>> 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
>> 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
>> 因得常哭于芸娘之墓,影单形只,备极凄凉。
芸娘生前说“亲不如友”,吾乡有俗语“亲不如友,人不如狗”,话虽糙,实则有其理。通篇读之,几无亲情,沈复父母、弟似无人情。唉,倒是许多朋友热心助之,甚或一偶为之解围的老翁也重情重义。
>> 真异姓骨肉也
>> 真异姓骨肉也
本半生悲苦,无奈悲痛接踵而来,妻死,父亡,子夭……呜呼哀哉。
>> 附有青君之书,骇悉逢森于四月间夭亡。始忆前之送余堕泪者,盖父子永诀也。
>> 附有青君之书,骇悉逢森于四月间夭亡。始忆前之送余堕泪者,盖父子永诀也。
◆ 卷四 浪游记快
>> 故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而自以为妙者,聊以平生历历者记之。
登高极目远望,一镜一丸一带,真乃绝妙之辞。
>> 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
>> 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
东坡有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欲两者皆得,唯有“竹笋炒肉”,聊做笑谈。
>> 噫!是虽味美而克心血,宜多食肉以解之。
>> 噫!是虽味美而克心血,宜多食肉以解之。
屠门是汉语词语,出自《南史·何胤传》,它的意思是肉市。
>> 屠门
用情至深的人不会博爱,用力爱过的人再难重爱,交友至诚的人亦复如此。故芸娘逝去,复再难付诸真心予她人,虽后有一妾,然则只是使他的生活纷扰。挚友去世,他也懒得结交更多的人。
>> 此余第一知己交也,惜以二十二岁卒,余即落落寡交
>> 此余第一知己交也,惜以二十二岁卒,余即落落寡交
>> 曾于桂花楼中张宴,诸味尽为花气所夺,惟酱姜味不变。
有趣有趣。正如“买椟还珠”者,不识者,于我有何益?若今人拿美元到乡村去,恐村人亦不相信其价值吧!
>> 中有肉馒头,小沙弥眈眈旁视,授以四枚,临行以番银二圆为酬,山僧不识,推不受。告以一枚可易青钱七百余文,僧以近无易处,仍不受。乃攒凑青蚨六百文付之,始欣然作谢。
>> 中有肉馒头,小沙弥眈眈旁视,授以四枚,临行以番银二圆为酬,山僧不识,推不受。告以一枚可易青钱七百余文,僧以近无易处,仍不受。乃攒凑青蚨六百文付之,始欣然作谢。
其实生下来即为和尚者本就有违常道,他本未经历凡尘俗世,怎能看破红尘?正如穷人视金钱如粪土之可笑。
>> 和尚者,必用此等僻地,终身不见不闻,或可修真养静。若吾乡之虎丘山,终日目所见者妖童艳妓,耳所听者弦索笙歌,鼻所闻者佳肴美酒,安得身如枯木、心如死灰哉?
>> 和尚者,必用此等僻地,终身不见不闻,或可修真养静。若吾乡之虎丘山,终日目所见者妖童艳妓,耳所听者弦索笙歌,鼻所闻者佳肴美酒,安得身如枯木、心如死灰哉?
>> 余择一雏年者,身材状貌有类余妇芸娘,而足极尖细,名喜儿。
之前写过一个故事,大致是一男子曾与一女相爱,后因其闯荡江湖,交富贵友人,灯红酒绿,夜夜笙歌,歌舞相伴,友令其择一女,他因思其所爱女子故多次挑选出一与该女子相似,似乎这就是她了,似乎他也无愧疚了。
>> 余择一雏年者,身材状貌有类余妇芸娘,而足极尖细,名喜儿。
“少不入广,老不入川。”那是说广州开阜早,物产繁盛,享乐风行,因此年轻人不宜到广州去。而四川居于盆地之中,四周皆山,道路难行,因此老年人不宜到四川去。
也有“少不入川,老不入广”,“少不入川”不是因为美女,是因为匪性;“老不入广”原因是粤地湿气重,老年身体受不了
>> 少不入广
>> 半年一觉扬帮梦,赢得花船薄幸名”矣!
◆ 点评
点评:★★★★★
第一至第三章最是动人,情到深处自然浓,芸娘这样的女人是值得沈复去爱的,沈复虽然知识分子的一些毛病亦体现在其身上,然而,可以说人性不就是如此吗?只不过非知识分子没有留下东西来窥探其内心而已。后两章据考证乃是伪作,故看不到任何情感性的文字,因为不是当事人如何知当时事?所以可大略扫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