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的身躯
就体型而言,三岛由纪夫绝不是个伟人。他的身高只有一米六六,说起来,日本人普遍要比其他亚洲国家的人种长得更矮小,而三岛更比同时代日本人的平均身高还要矮几分,而且很瘦。他从三十岁开始锻炼,但即便在他接受了那样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之后,他也不可能再变得魁梧伟岸。如果穿上西装,他看起来就和这等身高的普通男人一样。看起来,肩膀也不算宽厚,胸膛也没有威武隆起。他总是站得笔挺笔挺,仿佛一个职业军人才会有的举止仪容。不过,他终究还是练成了一具比例协调、结实美观的身躯。凭借负重锻炼,肩膀、双臂和双腿都练出了强健有力的肌肉群,且协调地附在他小巧的骨架上,并不显得笨重。他的手腕很细,腰腹部扁平而结实,完全没有赘肉,加上线条块垒清晰的胸肌——都显示了举重练习的成果。和普通日本男性不一样的是,他有不少黑色体毛,主要是在胸膛上,为此还被不少日本人嘲笑过。论及他苦心孤诣打造的身躯,便也无法回避一个缺憾:在肌肉发达的对比下,双腿显得太短了—这在日本男女中间倒也并不是不普遍。像三岛这样不太爱开玩笑的人,也会经常取笑自己的短腿。他设想自己已变得英武俊美,这显然能从文字中窥见。他曾给《年轻武士》一书撰写介绍文章,书里有很多年轻健美运动员的照片,包括三岛自己的照片,他在文章里说——他在这些男人中间,就像一个矮腿小鸭子,事实上,很明显,他是在正话反说,真正的潜台词是:他认为自己是这些运动员中最好看的一个。他倒并非言过其实。健美运动的职业选手无不是挺现着球状的夸张肌肉,那样也并不能说是美的。对比之下,业余选手三岛由纪夫倒显得干练精简,恰到好处。
在《太阳与铁》中,三岛明确地披露了自己决定体能训练的初衷。他甚而不忘警示读者们未必能理解他阐述的理由。“我承蒙太阳与铁的恩惠,逐渐学习了一门外国语,学习了肉体的语言。它就是我的第二语言,形成了我的教养。我现在想谈谈这种教养形成的情况。它可能成为一部无与伦比的教养史,也可能成为最难解的东西。”
本质上,三岛必须要阐明的是:在他生命的前半段里,他只感到嫌恶自己的身体。于是,他将所有重点投入字里行间,转而追求文学。而文字渐渐侵蚀他的存在感——仿佛白蚁吃空了这具肉体似的。因此,他又开始追寻第二种语言,“肉体的语言”。而正是阳光在他面前开启了这种可能性。战时,“敌视太阳是我唯一的反时代精神。我偏爱诺瓦利斯式的夜和叶芝式的凯尔特的曙光”,他将太阳和毁灭先验地联系在一起,“太阳无疑是像鼓舞似的照耀着行将出击的飞机的机翼、如林的刺刀、军帽的帽徽、军旗上的绣花,然而更多的是它照耀着从肉体中不断流淌出来的热血、伤口上落满大头蝇的躯体,太阳掌管着腐烂,主宰着热带的大海和漫山遍野众多年轻人的死,最后甚至统治着扩展到那地平线的赤锈色的广衰的废墟”。但战争结束后不久,他就从阳光中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感受,“1952年,我第一次到海外旅行,在轮船的甲板上,我与太阳再次作了和解的握手。从此之后,我就无法与太阳分手了。太阳与我最重要的道路的形象相结合。太阳并且逐渐烧灼我的肌肉,还给我打上了它的种族成员的烙印”
三岛发现了太阳,这便指引他三年后开始强化健身。“太阳咬使我,从我内脏器官的感觉之夜的深处把我的思考拽出来,直至润泽的皮肤所包裹的肌肉隆起来,这才罢休。它还命令我准备好新的住家,以便让一步步地浮上表面的我的思考巩固安住下来。这个住家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润泽的皮肤敏感地隆起了发达的肌肉…这样,在我面前放置着一块铁,这是一块黑暗而沉重的、冰凉的、宛如把夜间的精髓进一步凝缩了似的铁。”
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爱猫人士三岛
为了方便小猫进出他的房间,三岛命人在房门上开了个小门洞。每当他外出旅行,给家人寄明信片...
-
談《金阁寺》與“南泉斩猫”
《金阁寺》昭示了三岛的价值观。这部小说被誉为三岛由纪夫最成功的佳作之一。小说的主人公沟...
-
三岛的身躯
-
談《忧国》
《忧国》的主人公是名叫竹山的年轻中尉,是驻扎在东京的陆军军官。竹山的一位好友参加了皇道...
-
那部東大政治辯論的電影
三岛被邀请参加一场和极左派学生的辩论会,地点就是他的母校:东大。三岛赴约了,前往驹场校...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